【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向高处。跟进的战士只需用蒙布手电筒打在前一个战友的脚跟就行。
这只是基础的夜战行军规则,要有效调动一支部队夜战,还需要做许许多多的训练打磨。
人民军四个旅里,只有4个特战营能做到了黑夜行军。
缅军深夜时听到的动静,就是十一旅特战营越过敌人宿营地外围时让对方听见的。一枪不发却把敌人吓到打颤,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17日天亮后,缅军收拾行囊继续西南山区走。今天南渡战指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天一亮,7公里外的火箭弹就从天而降,点燃了缅军一处又一处营房。
若是在南渡镇,或者开阔地带,缅军炮兵必然会展开,并着手反击。缅军炮兵战斗素质一直不错,一定程度上不亚于人民军炮旅。
人民军炮兵是借助炮兵雷达、无人机校正两大利器,才在炮术上完全碾压缅军。若是没有这两个新式装备的加持,人民军炮兵还真差对面炮兵一些。
缅军有完整的炮兵训练体系,老的炮手甚至历练了十几二十年,而人民军炮兵形成规模不过一年多时间。单凭经验,缅军确实优势明显。
实战的历次对抗中,缅军炮兵射速、反应时间等都比人民军炮兵快,但人民军则依靠精准的反炮兵取胜。
任你技术经验如何老道,我人民军只需将你炮兵打掉即可。没有了火炮,缅军炮兵武器都没有了,又拿什么来反击?
面对这种极端不利环境,缅军炮兵做了很多有效的反击或者保护自己的手段,比如加大反侦察力度,提高反击、机动转移的速度,以求尽量不给人民军反炮兵的时间窗口。
有时,缅军还会与空军合作,地空协作,抢先对人民军炮兵阵地予以打击。
但这些手段只能拖慢人民炮兵的反炮兵速度,并不能扭转这个敌我完全失衡的炮战力量对比。
人民军炮兵不能及时炸掉敌方炮兵阵地,但也能逼迫其提早机动和减少炮击时间。如此一来,缅军步兵所获的火力支援力度就大大减少。此消彼长,人民军前线的迫击炮群就获得了更大的优势。
缅军在进攻时可以勉强维持一定的火力优势,但等到南渡战指撤入山区,失去城镇和开阔地带的掩护后,其炮兵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南渡缅军具有6公里以上的射程,只有少量的山炮、迫击炮,以及更少得可怜的榴弹炮。
这些火炮重量大,远不及107毫米火箭炮轻便灵活,展开时间和反击时间也远差于火箭炮。
我军的火箭炮单兵可背负,一匹精壮骡马也可运走一门火箭炮发射架。缅共麾下有大批马帮,拥有数千匹可以翻山越岭的骡马、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