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斗力,但在年初会战中,却除了许多纰漏。
在过去,人民军一直是本土防御,是为本土作战,那么就意味着各级部队获得军需补充很方便。在后方大保障体系下,一个补给营就足以确保全旅的物资供应。基于此,军委认为目前的后勤力量够用了。
但年初会战中,人民军主力突破山口防线,杀入腊戌盆地,夺占南渡、南散,兵峰直指昔卜。从山口到昔卜,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从兴威总后勤基地到昔卜前线,补给距离超过120公里。
这个补给距离是人民军后勤部门从未遇到的新难题。超乎预案的补给距离,让后勤部门措手不及,从而导致前线部队出现供应不足的现象。
供应不足的现象在掸中丛林中尤为严重。九旅主力北上掸中后,陷入孤立无援的持续作战状态。在最艰苦时刻,九旅补给断绝,战士们只能干粮就冷水,甚至是抓蛇虫冷吃。
战争结束后,军医院统计九旅北集群战士几乎人人都有胃病,脚气病更是遍地都是。若补给充分,保障战士有热水热食可用,就不会有两百多名战士因身体原因在战后被迫推出现役。
军委参谋部统计,因补给问题造成的战斗减员占总伤亡的%,仅次于战斗减员。
回想起来,去年同期一部分参谋自傲的宣称部队战胜了雨林,人民军不用再视丛林为天险。现在看来,这个看法就是一个笑话,人民军离征服雨林还远着呢。
吃了一个大教训,后勤改革势在必行。后勤军改的第一步是运输和炊事为主的后勤要分开,分设旅部直属的运输团,以及另设后勤保障营。
第二步是全面加强各级部队的炊事单位,炊事连、炊事排、炊事班都要大大加强,而不是此前有就行的状态。
要加强炊事单位,无非是两大要点,食与具。食物上,过去的人民军野战套餐是泡面、罐头、腊肉、野菜打天下。这个传统要改,必须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变。
7月1日,张扬下达新军改的首条指令,军委必须确保每个战士都能吃上新鲜滚烫的红烧肉。
要做红烧肉,就必须改革炊事器具。此前,各级部队在炊事用具上是各显神通,有啥就用啥,讲究就地取材。为了改变这一简陋现状,后勤部联合工业部推出了两款餐饮车。
一个是三轮自行车改造的餐饮车,另一个是卡车改造的移动餐车。两款餐车虽做不到移动中做饭,但却能做到就位15分钟内展开,60分钟内出菜的速度。
配合餐车、餐具等诸多炊事器具改革的,还有煤气、蜂窝煤全面入军。之前,各级炊事单位就地取材,喜欢用柴火做饭,但这个问题到了雨季或雨天就很麻烦。虽有各种土招来克服,但都不具备普遍性,不适合全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