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16章(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机车不可靠,并主动提出转让DF21机车。东方红21型机车77年才投入2台试用,去年才批量量产,春城铁路局都不多。

转让新车头给根据地,足以可见滇省的诚意,于是边区政府以2000万的价格采购了2台内燃机车和3组客货车。采购案中包括滇省提供技术、工程师等支持,帮助根据地改造现有铁路,构建全新铁道系统,并培训相关人员。

两千万买到的铁路设备不到,但缅共由此获得了滇省传授的铁路经验,倒也不亏。

说着腊戌,三人不够尽兴,索性上车南下,走到哪里看到哪里。

一路南下,到处是丰收的喜悦。十月末已临秋收,稻田已经泛黄。今年是一个难得风调雨顺的好年,根据地小灾不断,但都没有去年发大水那样的大灾。

兴之使然,张扬中途停车,跟路边放牛的缅族老人聊了一会。老人一见张扬,就立刻跪了下来,张扬耐心询问了许久,老人才打开了话头。

老人家家里六口人,今年种有30亩水稻,其中20亩是生产合作队一起耕种的高产水田,另外10亩是山沟水田,自己种,产量更低,亩产约200斤。此外,老人家里还种有二十多亩番薯、玉米等杂粮。

聊了一会,见老人额头冒汗,张扬只好送老人一张随身带的白毛巾,然后就再上车南下。

见谢和华嘴角带笑,张扬不忿的问:“是不是你搞的鬼,怎么一下车,老农就认出我了?”

“与我无关!”谢和华大笑道:“您老人家的头像早就挂满村里了。”

张扬不乐意了,这不是搞神化嘛!

“你不能怪老百姓吧,人家乐意挂,你管得着?”

张扬气急败坏的说:“印刷厂干点正事,别把心思用在印人像上。”

纵使不断搞工业建设,依旧改变不了根据地极度落后的现状,民间怎么可能有印刷能力,百姓能买到头像,只能是国营印刷厂干的。

王飞难得俏皮的说:“旅长,你管得了厂子,可管不了百姓爱看,没有图像,人家可以木刻,也可以泥塑。”

谢和华击掌称赞:“对头,你管得着老百姓爱看什么!”

张扬只好无奈地摇头,此事暂且放下。随着缅共深入人心,老百姓越发对张扬爱戴起来,信佛的山民几乎人人坚信张首长是菩萨在世,是继昂山将军后的又一尊佛神转世。

这个流言越传越广,连下缅甸地区的老百姓都信了。

车到孟利山口,三人下车爬山,站在孟利东山上,远方群山重重,一山比一山高,满山绿影中,一团红黄色山影破坏了诗意般的全画山色。

在三人左手边,是数道山体滑坡导致的扇形红壤裸露冲积带,红壤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东边更远,三人看不到的地方还有2道更长的泥石流泄洪带,红壤甚至蔓延到了腊戌盆地的东北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