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17章(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山里的孩子早熟,自然也知道父母的阴暗想法。下了山,这批少年反而因祸得福,提前过上了好日子。

有好日子过,谁愿意回深山里挨饿呢?

部队也不希望这群青年回山里,这么好的苗子回到山里,要么被土地磨成麻木早衰的老农,要么成为头人、村霸的打手,甚至成为贩毒等邪恶势力的帮凶。

留在部队,这批年轻人可以学习更多做人的道理,可以为家乡和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

请示军委和党中央后,军委决定成立新的步兵旅,部队番号暂定为106旅。

106旅兵员暂定为5000人,是一支规模庞大的新兵部队,形势上更像是学生兵部队。

老挝承诺向缅共转交数万枪支,将极大缓解人民军轻武器不足的困难局面,也让新建两旅有了武器基础。

“张委员同志,老挝当局拖慢了武器交付进度。”

张扬抬首问:“理由呢?”

警卫员兼通信员毛兵说:“理由是雨水阻断交通,参谋部和情报处都不认可。参谋部认为是对方不满意交换价。”

张扬了然地说:“这个解释更贴切。”

大米换步枪协议,缅共是赚了大便宜的,相当于七八斤大米就换来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这么优惠的价格,苏联人都直呼大方。

老挝人民军的步枪来自华夏,二十多年来北方大国累计援助了老挝的枪支,保守估计有二十多万支。

此外,老挝还获得了越南、苏联等国的武器援助。历经越战的焦土血战后,老挝的枪支远比部队人数多。

拿大国免费援助的武器换救命大米倒也可行,但七八斤大米换一支步枪,这价格还是有些太亏了,回过神后,老挝政府不满意是可以理解的。

张扬笑道:“我提议我党向老挝人民革命党再捐赠100吨大米、500吨杂粮,以及一批食盐、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根据地农场已经开始秋收,瑞丽江沿岸的农场稻田亩产量超过400斤/亩,预计农场水稻总产量达到万吨。农业部初步估计,今年根据地内部将可揽储5万吨稻谷,12万吨杂粮。

今年的大丰收足以养活数倍根据地已有人口,粮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