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23章(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个背景。

33师摆出了前轻后重的防守部署,但依旧被先遣部队的凌厉攻势给打乱了原定计划。在东枝司令部的构想中,二线部队守住南桥、东山口等要点,将人民军堵在盆地之外,尽量消耗九旅的攻击势能。

东枝司令部的原构想中,前线部队依据4号公路沿线的险要地形,逐次抵抗、有序后撤。此阶段作战时间应在7天时间以上。

可开战不到3天,九旅主力就杀入盆地,以三龙齐出之势头,点燃整个盆地的战火,一股吃掉33师主力的杀气奔涌而来。

战争态势风云变幻,预判到南北两路即将面临被切断的危险后,33师师部主动调整部署,兵出南桑,加强南北两翼的兵力。

南桑战场只是一处着火点,人民军兵锋一亮就不可能只出一招。

12日,104旅兵出曼卡,沿442号公路南下,进攻孟栋。同日,昔卜守军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兵出旁捏,沿44号公路杀向南兰。

摊开掸南全图,孟栋背后的大山是地区海拔最高点,为南登河等河流的发源地。为了避开大山,三条公路都绕行而过,北面为445公路,其东接孟崖,西连旁捏。

旁捏往西约二十公里就连上中缅公路,旁捏往东南去,是44号公路,沿途经过南兰、曼利、三叉路口旁卡杜、孟贡,最终抵达南桑。

从旁卡杜北上,则是更原始的丛林土路442公路,经曼珊、孟栋等镇,抵达曼卡,向北直达孟崖。

45公路、442公路、445公路共同构成了南桑以北的掸西地区的交通。

地理环境下,掸西地区为掸中、掸南的链接地带,地势更为陡峭,原始丛林密布,在掸邦四个地区中自然自条件最为恶劣,人口也最少。

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交通更加不变,这就导致缅军和人民军都不太重视这一地区。

若仅凭地图挥斥方遒,掸西地区理应格外重要,因为它西边就是缅中平原,是曼德勒省的精华地区。占掸西即可居高临下,横刀斩断缅甸中部,分割上下缅甸,从而划缅甸半壁国土。

可惜这只是地图作业,地理构造让曼德勒省与掸西地区分隔山脉两端,一山之隔,却是两个世界。

44号公路东南-西北走向,右侧是一条同样走向的逶迤山脉-南孟山脉,大山起于腊戌东南的海拔2675米的琳峰,南至南桑盆地北缘。

44号公路穿行在两道大山脉夹击之间细碎丘陵山区,是条南北口子一堵就封闭的“绝路”。

翻越南孟山脉,又是一条狭长的山间丘陵长条带,有一条名为41号公路的土路北通瑙丘,接入中缅公路,南下劳索、昂班,汇入东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