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的资金链,缅共驻港机构付钱,或用香江商品抵账。军火参杂在援越物资里运至金兰湾,最终走空运或陆路抵达缅北。
记者还采用一名不透露姓名的缅甸军官的证词,缅军在战场上发现了苏式武器的声音。
毫无疑问,苏联人正在武装缅共,正在推行红色帝国的又一个暖水战略。
此报道一出,次日就被各国媒体转载报道,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这一推定太过惊人了。
英国地缘战略学者艾.奈温斯撰文说:这是苏联的又一个战略进攻。若缅甸政权颠覆,红海军就在印度洋东岸获得了优良的深水港。届时,核潜艇就可从缅甸海直接进入印度洋深处,美国海军将陷入极大的被动之中。
缅甸成为苏联印度洋分舰队驻泊地后,向东可封锁马六甲海峡,从而窒息日本、韩国。苏联将在远东地区获得巨大的优势,极可能迫使两国让步,从而给美国人制造更大的麻烦。
阿富汗和缅甸,一左一右如同两只大钳子伸向了印度,莫斯科再次取得了全球战略的优势。
东堵马六甲,南下印度洋,红海军的新核潜艇基地,苏联的新全球战略优势。
这些名词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这无疑挑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敏感神经,别说西方媒体了,就是印度、中东等国家地区都高度关注此事。
印度政府反应最快也最为激烈,印度驻苏联大使馆第一时间就电联苏联外交委员会,询问此事进展如何。
刚接到印度的电话时,苏联外交部非常诧异,表示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就含糊地打发了印度外交官。
放下电话后,印度人更加心生疑窦,苏联人态度如此模糊,难道事情是真的?
于是,印度人立刻提高事件等级,英迪拉政府召开部长级紧急会议后,决定派出高级官员紧急前往莫斯科,一定要弄清苏联人的真实想法。
世界舆论不断升温,等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中立国、亲苏国家都表示关切后,苏联外交事务人民委员会才反应过来,向葛罗米柯作了书面汇报。
年老的葛罗米柯部长迟钝了数天才作出反应,要求苏联内部确认此事的真实性。此时的苏联高层非常稳定,各位中央委员各管一摊,外交部也不确定克格勃、国防委员会等强力部门是否真的做了这件事。
1980年的苏联正处于国力巅峰,苏军和克格勃全球布武,致力于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给美国人找麻烦。在葛罗米柯委员看来,推翻缅甸军政府,建立一个红色缅甸不无可能。
直到十二月下旬,苏共老头们最终确定苏联没干这事,染红缅甸之事纯属西方国家造谣诬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