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缅甸风云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38章(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以北地区。广义上,瑞古地区属于因育瓦河谷的一部分,地理上完全区分于八莫河谷。

21日夜里,八莫码头灯火如白昼,炽热的灯光照射下,一艘艘渔船装满物资后,被推离码头,于河道中编组,而后次第南下。

数次紧急航运演练后,军委后勤部将所有运输船分为三组:水泥船组、20吨-50吨级走私船组和小渔船组。

水泥船大但机动性不击渔船和走私船,所以承接了运输载具和重装备的重任,走私船则运输兵员和装备为主,小渔船则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向前线运输急于穿插进攻的小股部队。

瑞古、杰沙、提亚三个方向上,人民军发起猛烈进攻,形成了封死44师二战指的明朗态势。

鏖战三天,丛林集群成功解放杰沙,完成了关门打二战指的战役目标。44师二战指2个主力营、2个轻步营或民团共计4个营被合围于因育瓦河谷北段,退路已断。

22日,大批人民军南下,突入瑞谷战场。瑞古村太小,人民军投送兵力太多,为了加快进攻步伐,人民军分兵沿河南下,分别攻击胶基和阿莱育瓦。河谷战场整个态势演变成缅军被困而风雨飘摇,人民军多路进攻而高歌猛进。

为了准备这场战争,人民军集结了炮兵旅、十一旅、十二旅、101旅、102旅、103旅,以及防空团等,总兵力将近4万人。

其中,丛林特战集群集结了十二旅特战营、后增调的十一旅特战营、工兵营、混编炮兵营,共计4个营两千余人,并配备了一个骡马运输大队。

由北向南进攻44师二战指的5个营,被西线指挥部临时编入十二旅中,102旅为第二波南下进攻部队。

因育瓦河谷战场上,缅军总计三千余人,而人民军南北进攻的两个集群总兵力就达到了六千余人,人民军兵力和火力全面占据优势。

兵力优势并没有立刻转化为胜势,缅军的反击很快到来。从19日起,缅甸战机就抵达河谷战场。

刚一开始,缅甸空军非常谨慎,迟迟不敢低空轰炸,丛林特战集群就这么在敌机的眼皮底下矮,攻克了杰沙。

到20日,缅甸空军测试出河谷并不存在萨姆导弹后,胆气瞬间爆表,屡次低飞轰炸提亚和杰沙两处码头。

南北走向的河谷和伊洛瓦底江就是天然的轰炸通道,以及最显然的地表物,因此敌机的轰炸效率极高,只要排除了高射机枪的干扰,就基本能将炸弹投放在江面上。

咻~嘭!

一枚250公斤的航弹落入杰沙码头江面上,数艘船只瞬间被水花淹没,刚靠岸的水泥船侧翻在码头边上,碰碎了一截刚搭建起来的舟桥。河道中央的运兵船境况更糟糕,船只倾覆,露出了破碎的船底。落水的士兵慌忙泅渡,更多的士兵没能浮出水面,血水染红了江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