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成空军?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该死,又让他装到了(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培养一名飞行员。

尤其是空军飞行员。

是非常严谨。

而且还有一套十分严格的程序。

就拿东大空军来说。

并不是考上空军院校就能确保一定能飞战斗机了。

恰恰相反。

哪怕是考上了空军院校,淘汰率也很惊人。

比如说空军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学院每年都会招收一两百名飞行学员。

但是经过大一、大二、大三三年的淘汰。

能够顺利读到大四的学员估计只有四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只剩下五六十个而已。

至于被淘汰的学员倒不是说被踢出空大这所学校,而是分流去其他专业了。

比如说地面指挥、气象专业、雷达和地勤等等。

但是就算顺利读到了大四,也不是一定就能去飞歼击机。

通常情况下。

只有最优秀的几名或者十几名学员才有机会驾驶战斗机。

至于其他学员。

就算顺利毕业,也只能去飞运输机、轰炸机、加油机、水陆两用飞机等等。

不过轰炸机部队里也有一个特例。

就是战略轰炸机。

一般能飞战略轰炸机的,无一不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鸟飞行员。

而战略轰炸机机组,不但比歼击机飞行员更罕见,也更优秀。

2012年以前。

东大空军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三级五阶段’。

‘三级五阶段’的培养模式形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级’主要是指飞行院校、航空兵训练基地和航空兵部队。

‘五阶段’则是基础教育、初教机训练、高教机训练、作战飞机改装训练和作战应用训练。

但是随着东大空军接收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装备。

以及飞行学员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发生了改变。

所以‘三级五阶段’的培养模式明显已经落后于新时代了。

所以在2012年。

东大空军就已经完成了空军飞行学员培养模式的改革。

由‘三级五阶段’的培养模式改革成了4+1+1.。

新的培养模式分为‘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个阶段。

也就是飞行学员在空军大学里进行为期四年的本科理论学习、约70小时的初级教练机筛选和适应性训练,从而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然后在各飞行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中级教练机训练和高级教练机训练,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

不过各所院校都有较大的自主教学权。

只要学员顺利完成70个小时的初教机训练,甚至在大四就可以开始中级教练机和高教机的训练。

除了4+1+1,还有3+1模式。

3+1模式就是通过3年的科学文化学习,再到空军航空大学完成1年的飞行教学,毕业后被授予军地“双学士”学位。

不过3+1模式并不是主流。

而且该模式也才开始每两年。

所以到现在成果如何暂时不得而知。

空军培养模式是2012年改革的。

2012年,飞院10届正好大二。

所以他们刚好吃到了‘改革’的红利。

不但在大三就飞了足足七十个小时的初教机,而且在大四就已经接受了中教机和高教机的训练。

所以他们当中个别人甚至不需要再接受一年的飞行学院的高教机训练,就可以拿到军事学学位,顺利下放到部队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