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些地皮那还好说,香港这么大,总有机会补回来,但要是一些特殊业务,比如港灯股票、港口等等,那就亏大了。
方先名道:“也没那么容易,其实这些资产也单独进行了抵押,其中部分还是抵押给了多家银行,包括恒生,即使想出售,也得经过银行认可,我们也会提前得到消息的。
再说,早年资产价值高的时候抵押出了很多资金,如今市场虽然恢复,但对比股灾之前,还差得远,恐怕就算出售了,也都不够还贷款的。”
从去年年底开始,香港股市与地产市场开始复苏,但想恢复72年的价格,那还早着呢,特别是股市,前两年可是跌了接近9成,这得涨个七八倍才能恢复原样,这个涨幅能够在3年内实现就很不错了。
“你这么说倒也对。”杨文东点点头,道:“但我们也不能再拖延了,反正再继续收购股票,估计也会暴露的。”
与九龙仓不一样,和黄的收购需要兵贵神速,但收购的快,那无论怎么隐匿,也大概率会惊动其他人;
毕竟上市公司本身、港交所、无数股民、一些股市评论专家,这些人中或许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但肯定还是有少数厉害人物的。
方先名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直接公开收购吗?以现在和黄的情况,这样做说不定也行,股价或许也不会被拉的很高。”
“不行,一旦我们公开了,那和黄现在的成绩是啥样的,对于股民来说就不重要了,他们必然会全力购买和黄的股票。”杨文东摇摇头道:“或许最终还是会公开,但晚一点也好一点。”
方先名回道:‘好,那我就继续约和黄的股东,但股份相对多的都联系了,还有一些则是股份少人却很多,跟这些人联系,那就很难保证他们不会说出去了。’
能够持有和黄股票比例较高的,那基本上都是有一定产业的,长兴集团找上门,就算不肯出手手中股票,那收点封口费后也会答应暂时保密,毕竟没必要得罪香港的一个顶级财团,至少大部分人会这么想;
但如果跟数量太多的小股东交谈,数量太多、人员混杂、很多可能还是没脑子的暴发户,面对这些人,那就很难做到绝对保密了;
杨文东道:“先不跟这些人联系,我还是再约一次祁德尊吧,毕竟这么多年来合作的还不错,能不翻脸还是不翻脸的好。”
方先名道:“行,那我这就去约祁德尊。”
“嗯。”杨文东点点头;
第二天,康乐大厦总部:
祁德尊来了之后,并没有寒暄,而是先开口问道:“杨生,这段时间,是你在股东群体中收购和黄的股票吧?”
“看来保密协议也做不到绝对保密啊。”杨文东笑了笑;
这件事或许没有被公众知道,但祁德尊这样的商业大佬是很难瞒住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渠道,关系网也很深。
祁德尊又道:“看来杨生是真的准备对我和黄动手了,这样做似乎不太好吧,这么多年来,你我的合作可都是不错的。”
“祁德尊,你可记得当初我入股的时候,承诺不增持和黄股票的前提是什么。”杨文东说完后,又道:“不对,当时应该还是叫和记,你那时候还没收购黄埔。”
祁德尊听完后,脸色一变,当初二人的协议就是和记不得出现大规模连续亏损,只要没有这个,那杨文东就不会再增持和记股票,甚至投票方面也基本上站在祁德尊这一边;
而后续多年,杨文东也的确都是这样做的,董事会上的投票,长兴的代表基本上不干涉祁德尊的所作所为,且还在很多方面资助和记/和黄发展;
但这两年和黄的情况,也的确很差,杨文东在这个时候,也是真的有理由了。
杨文东接着说道:“如果只是简单的亏损,那我也能接受,毕竟经济危机之下,香港大部分企业都亏损了,所以73/74两年我也没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