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自己知道未来,如果自己之前是正常投资且没有套现,那他在和黄的亏损就超过10亿港元,这么大的损失,长兴集团内部恐怕也得伤筋动骨一点点;
祁德尊道:“和黄不过是暂时遇到困难罢了,只要香港的地产市场与股市回升,那迟早有一天会恢复之前的价位,甚至还会更高。”
杨文东道:“或许吧,不过这恐怕也要等到多年以后了,而且并不是地产市场回升,任何企业就能赚钱的,如今和黄的负债之重,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对策,那恐怕根本没能力享受地产市场的回报,光是利息,就得压死所有的利润了。”
70年代中期,因为石油危机之后油价暴涨,欧美都陷入了通货膨胀,于是欧美央行为了控制通胀从而开始加息,到了80年代,最高峰甚至接近20%。
眼下倒没那么夸张,但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也会跟着欧美一起加息,企业融资成本大涨,负债越重,利息支付越高,特别是短期利息。
和黄现在的负债比原先历史上还要重,虽然资产可能也更多一点,但如果控制不好,那根本就等不到地产回升的那一天了,甚至即使等到了,地产的巨额利润也都砸进去还债了
“我能够将和记从一家贸易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自然就能拯救今天的和黄,杨生,无论怎么样,现在的和黄,比起当初的和记要强多了,当初你都能投资我,为何今天不行?”祁德尊的语气,似乎软了下来;
不到不得已,他也不想与杨文东彻底翻脸。
杨文东摇头道:“你说的也对,可时代不一样了,你的经营方式,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了,你想继续掌控和黄,那就得按照我的方式来运营,当初你创业的确成功了,但我也一样。”
以前他支持祁德尊,的确也看好他的能力,也想着利用他英国人的身份来收购各种英资,毕竟60-70年代初那会,华资是下不了手的;
而如今内地与西方交好,加上祁德尊运营和黄出了问题,那自然就是收割的时候;
商业战场,就是这样,该利用的时候利用,不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走了。
“行,那就再说吧。”祁德尊也知晓说服不了杨文东,毕竟对方也是比他更成功的创业者;
随即,杨文东又会面了银行的代表,包括汇丰银行的沈弼以及恒生银行的何善衡,另外还有多家华资、英资、美资、日资、欧资银行代表;
不得不说,祁德尊的能力,在融资这一块是真的很厉害,连在香港没业务的挪威银行都被他借到钱了,估计在“忽悠”方面,丝毫不比未来的香港巨骗陈松青差了。
“杨生,今天是准备有大动作了?”沈弼笑问道。
一些市场传闻,或许能够满足很多普通人,但很难瞒得住汇丰的。
杨文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如果我真的有大动作,汇丰支持不?”
“只要能够保证我汇丰的债务,我当然支持。”沈弼点点头说道;
和黄如今的债务问题,对汇丰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和黄真的破产倒闭,那汇丰也会承担不小规模的坏账,以汇丰的规模,也会伤筋动骨,而他的职业生涯也会多一个巨大污点;
同时,港府也不希望和黄这样的巨头倒闭,港督甚至还亲自要求他想办法拯救和黄,这也让他头疼;
如果杨文东真的收购和黄,以他的财力,必然能够承受住和黄的巨额负债的,那对汇丰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那就好。”杨文东也没再多说;
其实也就是自己知晓未来,要不然他也会跟其他财团一样,只寻求和黄的部分资产,而不是携带债务的整体公司。
股东大会很快召开,这一次,杨文东以大股东的身份,坐在了台下,而台上的,都是和黄的管理层,毕竟,在明面上,他还没有“吞并”和黄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