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大食堂开始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06章 从北方崛起(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

杜少杰接到了庞伟东的电话。

庞伟东说了自己的计划,下一步他准备在中原、鲁省再开两家门店。

“东子,你这是准备占领北方市场啊。资金没有压力吗?我这边倒是不用担心,厨师的培训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人才倒是不缺。”

杜少杰早有预料,所以一点都不惊讶。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了解,他发现庞伟东做生意的风格,极具进攻性。这种风格有利有弊,目前来看利大于弊。

这其中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得有融资的本事才行。

这年月的融资成本可不低,而且融资难度很大,如果换一个人可能就玩不转了。

当然,更稳妥的办法就像杜少杰的西川酒家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滚动发展,通过积累进行扩张。

不能简单的说哪个好哪个坏,只能说各有利弊。

周二。

杜少杰上完课,来到易春梅的办公室,想和对方说点事情。

结果刚一进门就看到办公室里有客人在,有一男一女正和易春梅说着什么,两人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来岁的样子。

“有客人啊?那我过会再来。”

杜少杰觉得自己来的不是时候,便笑着说了一句,然后准备离开。

易春梅看了两個年轻人一眼,拦住了杜少杰。

“杜总,你先别走。这个是我的本家侄子,还有一个是我侄子的未婚妻。他们定在周末结婚办酒,想让我帮忙从学校请两个大师傅帮忙操持宴席。”

之前易春梅一直没有答应,毕竟不是亲侄子,那几个大厨可不是容易请动的。

刚好杜少杰敲门进来,她不知道对方听到了没有,为了避免误会,就赶紧开口解释了一下。

“原来是准新郎、准新娘啊,恭喜恭喜。易姐,这是好事,你和他们说了吗?”

杜少杰一听,便笑着向那一对男女表示了恭贺。

两人赶紧道谢,还挺有礼貌的。

“我还没说,不过估计他们不会答应。之前也有类似的事情,我去请过他们,但都拒绝了。

我也能理解,毕竟他们的年纪大了,上上课还行,做酒席就有点强人所难。”

易春梅摇了摇头,两个年轻人都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杜少杰心里一动,便说道:“也是,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喽。易姐,要不这样,不行的话周末我去给他们帮忙?你侄子结婚,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易春梅一听,不仅没有惊喜,反而有些不知所措。

先不提杜少杰特一级厨师的身份,就凭人家生意做那么大,她哪敢劳对方?

结果,她哼哼唧唧半天也没说出来一个字。

“怎么,怕我的厨艺不过关?我可是特一级厨师,一场婚宴还是难不倒我的。易姐,行不行痛快点,别婆婆妈妈的。”

杜少杰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心说这么点事至于那么为难吗?

两个年轻人搞不清状况,但特一级厨师的名头还是听懂了,于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本家姑姑。

“那就麻烦杜总了!小怡、小峰,这位是西川酒家的老板,也是咱们学校的大股东。人家愿意给你们帮忙,你们可不能怠慢了哦。”

易春梅见杜少杰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只能点头答应。

其实她刚才都想着去找一下董军的,周末如果有哪位厨师休息,看能不能请人家去帮个忙。

她哪会想到杜少杰居然主动接下了这件事。

两个年轻人都挺聪明,听到易春梅的话之后,马上就走上前冲着杜少杰鞠了一躬。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礼数很周全。

“那就这样,回头早点把菜单给我,我好有所准备。”

杜少杰说完,扭头走出了办公室。

这么一打岔,他都忘了之前来找易春梅是有啥事。

周末。

杜少杰从学校的进修班带了一名厨师,另外从初级班挑了两个人打杂。

一大早,一行四人就乘车来到了市郊。易春梅的本家侄子来自市郊的一个村子,家里的条件不错,但摆酒还是得在村上。

或许是知道了杜少杰的身份,主家客气的不行。

杜少杰笑着和主家打过招呼,也懒得和他们闲聊,便开始了准备工作。

主家也派了几个人过来帮忙,不过杜少杰没让他们插手后厨的事情,只是让他们跑跑腿。

今天没什么复杂的菜品,凉菜热菜加起来一共是12道菜。

比如像夫妻肺片、口水鸡、红烧肘子、鱼香肉丝、糖醋鱼、水煮牛肉等等,都是一些传统的川菜。

杜少杰很久没有做过这种规模的宴席了,今儿一共有20桌,够他忙活的。

他来了没多久,易春梅带着几个学员也到了。杜少杰都在忙活,她哪敢等快开席的时候才过来?不管能不能搭把手,这个态度一定要有。

杜少杰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给大家分派工作。

准备工作早早完成,杜少杰甚至还给这些学员来了一次现场教学。

等主家通知可以上菜之后,首先凉盘就端上了桌。

杜少杰在进修班那个学员的辅助下,锅铲翻飞,一道道热菜川流不息的端上了桌。

他自己都没发现,旁边的人都看呆了,这速度、这技艺,简直不可思议。

今天来吃席的人可是有口福了,同样的菜品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道道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杜少杰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吃过饭,便告辞离去。

主家给他封了个大红包,还送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红包里的钱他也没数,全部拿给学员们让他们分了。

土特产和烟酒他就自己笑纳了,不能白辛苦不是?

晚上。

他盘点了一下收获。

今天之前他有20道菜获得了“珍馐美味”的综合评价,而今天又增添了12道菜。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一共有32道菜得到了“珍馐美馔”的综合评价。

由此增加了16000点兑换点,以及32万小时的通用时长。

兑换点:216918点\560066点

时长:56万小时\803.30万小时

杜少杰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也是新郎新娘的运气好,正好自己想练手,结果就便宜了他们。

当然,这里面也有易春梅的面子在,毕竟是她的本家侄子结婚。

第二天。

易春梅带着侄子和侄媳妇亲自上门道谢,这一次没带什么贵重礼物,反而是带了不少乡下自己熏制的腊肉和腊肠。

杜少杰很高兴,他很喜欢吃这种农家腊味,比在外面买的要好吃。

易春梅总算知道了对方的喜好,回去之后她让侄子给老家的亲戚带话,以后谁过来尽量带一些农家特产,不管是腊味,还有泡菜、咸菜等等。

她哪里知道,杜少杰自己腌制的泡菜那才是一绝,很多本地人都比不上。

接下来一段时间,杜少杰继续研究鱼片的各种做法。

今天傍晚在学校的小吃摊,他就做了一些牡丹鱼片,不到十分钟就抢光了。

这道菜的外形形似牡丹花,口味咸香,既好吃又好看。

这段时间,他练习了不下30种鱼片的做法,其中进步最大的就是牡丹鱼片和糟溜鱼片。

现在他的实践机会比较多,但模拟训练也没丢下,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消耗了3万小时时长。

另外,杜少杰还从羊城调来了两名亲信,单独给他们传授了火锅底料和蘸料的制作方法。

这两人以后将分别担任两家新门店的厨师长,为了培训他们,杜少杰特意开启了“银牌讲师”的称号,消耗了30万小时时长。

进项也有一些,一共是5000点兑换点和10万小时时长。

兑换点:221918点\565066点

时长:33万小时\813.30万小时

这天,庞伟东来了电话。

“阿杰,你那边的人员准备好了吗?两家新店马上就要装修好了,你要是准备好了就让他们到京城来接受培训。”

两家新门店,一家开在了大郑,一家开在了海滨城市琴岛。

庞伟东的行动力果然不是吹的,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一切,从贷款到选择店址,再到管理服务人员就位。

现在只要后厨人员到位,新店的开业就进入了倒计时。

“后厨人员伱不用担心,后天我就让他们出发,去京城报到。”

杜少杰兑现了在招生时的承诺,第一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全部登上了去往京城的列车。

他们这些人在京城接受了入职培训之后,将会分流到大郑和琴岛,成为新店的中坚力量。

两家新店开业,杜少杰不得不飞往了大郑。

他是庞伟东的合作伙伴,也是火锅连锁企业的大股东,不露面有些说不过去。

他忽然有了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庞伟东就像是一路狂奔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当初他就知道庞伟东做生意会这么的激进,说不定就不会和对方绑在一起。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杜少杰既然来了大郑,当然不会一无所获的离开。忙完了开业的事情,他就拉着庞伟东到处寻找当地的美食。

“阿杰,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爱吃的人。”

“你懂啥,我这叫发现美食,然后再加以借鉴,不断的提高我的厨艺。”

庞伟东跟着杜少杰转了三天就受不了了,然后悄然离开了大郑。

杜少杰的乐趣他不懂,正如杜少杰不懂他的乐趣一样。

本章完

准备工作早早完成,杜少杰甚至还给这些学员来了一次现场教学。

等主家通知可以上菜之后,首先凉盘就端上了桌。

杜少杰在进修班那个学员的辅助下,锅铲翻飞,一道道热菜川流不息的端上了桌。

他自己都没发现,旁边的人都看呆了,这速度、这技艺,简直不可思议。

今天来吃席的人可是有口福了,同样的菜品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道道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杜少杰忙完了手头的事情,吃过饭,便告辞离去。

主家给他封了个大红包,还送了不少当地的土特产。红包里的钱他也没数,全部拿给学员们让他们分了。

土特产和烟酒他就自己笑纳了,不能白辛苦不是?

晚上。

他盘点了一下收获。

今天之前他有20道菜获得了“珍馐美味”的综合评价,而今天又增添了12道菜。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他一共有32道菜得到了“珍馐美馔”的综合评价。

由此增加了16000点兑换点,以及32万小时的通用时长。

兑换点:216918点\560066点

时长:56万小时\803.30万小时

杜少杰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很满意,也是新郎新娘的运气好,正好自己想练手,结果就便宜了他们。

当然,这里面也有易春梅的面子在,毕竟是她的本家侄子结婚。

第二天。

易春梅带着侄子和侄媳妇亲自上门道谢,这一次没带什么贵重礼物,反而是带了不少乡下自己熏制的腊肉和腊肠。

杜少杰很高兴,他很喜欢吃这种农家腊味,比在外面买的要好吃。

易春梅总算知道了对方的喜好,回去之后她让侄子给老家的亲戚带话,以后谁过来尽量带一些农家特产,不管是腊味,还有泡菜、咸菜等等。

她哪里知道,杜少杰自己腌制的泡菜那才是一绝,很多本地人都比不上。

接下来一段时间,杜少杰继续研究鱼片的各种做法。

今天傍晚在学校的小吃摊,他就做了一些牡丹鱼片,不到十分钟就抢光了。

这道菜的外形形似牡丹花,口味咸香,既好吃又好看。

这段时间,他练习了不下30种鱼片的做法,其中进步最大的就是牡丹鱼片和糟溜鱼片。

现在他的实践机会比较多,但模拟训练也没丢下,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消耗了3万小时时长。

另外,杜少杰还从羊城调来了两名亲信,单独给他们传授了火锅底料和蘸料的制作方法。

这两人以后将分别担任两家新门店的厨师长,为了培训他们,杜少杰特意开启了“银牌讲师”的称号,消耗了30万小时时长。

进项也有一些,一共是5000点兑换点和10万小时时长。

兑换点:221918点\565066点

时长:33万小时\813.30万小时

这天,庞伟东来了电话。

“阿杰,你那边的人员准备好了吗?两家新店马上就要装修好了,你要是准备好了就让他们到京城来接受培训。”

两家新门店,一家开在了大郑,一家开在了海滨城市琴岛。

庞伟东的行动力果然不是吹的,这么短的时间就搞定了一切,从贷款到选择店址,再到管理服务人员就位。

现在只要后厨人员到位,新店的开业就进入了倒计时。

“后厨人员伱不用担心,后天我就让他们出发,去京城报到。”

杜少杰兑现了在招生时的承诺,第一期培训班的所有学员全部登上了去往京城的列车。

他们这些人在京城接受了入职培训之后,将会分流到大郑和琴岛,成为新店的中坚力量。

两家新店开业,杜少杰不得不飞往了大郑。

他是庞伟东的合作伙伴,也是火锅连锁企业的大股东,不露面有些说不过去。

他忽然有了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庞伟东就像是一路狂奔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当初他就知道庞伟东做生意会这么的激进,说不定就不会和对方绑在一起。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杜少杰既然来了大郑,当然不会一无所获的离开。忙完了开业的事情,他就拉着庞伟东到处寻找当地的美食。

“阿杰,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爱吃的人。”

“你懂啥,我这叫发现美食,然后再加以借鉴,不断的提高我的厨艺。”

庞伟东跟着杜少杰转了三天就受不了了,然后悄然离开了大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