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分手回岛,大海成了我的黄金渔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34章 定价(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江寒拿辛高阳无语,“东海这边一直都是这样的。别弄得你第一次来这里似的。”

来这边吃海鲜,一个是新鲜,另一个东海这边的海鲜质量确实不错。

但价格确实比其他海域要高一些。

他上次还听说,杭城的一些市场为了把价格打下来,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北方的海域。

不管怎么样,东海这边的海鲜依然畅销。

就像他这边的价格高,但不影响他卖货。

江寒的手机响了一下,吴杏花终于空下来回复他了。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定价,江寒跟上次一样,拍了一条三斤左右的梅花参,分别发给了孟菲、吴杏花和蔡承颜。

孟菲拿着手机,整个人都是木木的。

她没看错吧?

100多斤?

出去赶个海就能弄到100多斤梅花参,听这数字,这梅花参都不像是全球濒危物种了。

江寒关掉和孟菲的对话框,蔡承颜的消息已经发了过来。

同学一场,别怪他没提醒他。

要是别人出100万,他还能出200万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金矿是他家开的呢!

江寒觉得莫名其妙。

这出手比他们班的其他人可大方多了。

江寒没话说了,下次他是不是可以随便报一个价格,然后让蔡承颜出个双倍?

但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

同学一场,他可不能干这样的事情。

吴杏花是这几个人中最忙的,毕竟有一个民宿是她自已经营的。

他还要经常做东西给客人吃。

所以到现在都没回复。

江寒和辛高阳,因为还没有吃过早饭,就去了一家饺子店吃了一碗三鲜大饺子。

辛高阳一边吃一边感叹,“你们岛上的还真是不一样啊,什么海鲜都往饺子里包。”

江寒瞥了辛高阳一眼,这家伙是没话找话说吗?

他好歹也是宁城人,这边的海鲜很多都是运到宁城去的。

而且两个地方语言和风俗都比较相似。

有什么好感慨的。

他读大学的时候,好多同学一直以为他们舟市是属于宁城的。

“很多人都以为舟市的海鲜便宜,都跑到舟市这边来吃海鲜。结果到了码头,等船下货时才发现,从船上刚下来的货,比当地市场的货还要贵。也就吃个新鲜了。”辛高阳又感慨上了。

江寒拿辛高阳无语,“东海这边一直都是这样的。别弄得你第一次来这里似的。”

来这边吃海鲜,一个是新鲜,另一个东海这边的海鲜质量确实不错。

但价格确实比其他海域要高一些。

他上次还听说,杭城的一些市场为了把价格打下来,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北方的海域。

不管怎么样,东海这边的海鲜依然畅销。

就像他这边的价格高,但不影响他卖货。

江寒的手机响了一下,吴杏花终于空下来回复他了。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定价,江寒跟上次一样,拍了一条三斤左右的梅花参,分别发给了孟菲、吴杏花和蔡承颜。

孟菲拿着手机,整个人都是木木的。

她没看错吧?

100多斤?

出去赶个海就能弄到100多斤梅花参,听这数字,这梅花参都不像是全球濒危物种了。

江寒关掉和孟菲的对话框,蔡承颜的消息已经发了过来。

同学一场,别怪他没提醒他。

要是别人出100万,他还能出200万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金矿是他家开的呢!

江寒觉得莫名其妙。

这出手比他们班的其他人可大方多了。

江寒没话说了,下次他是不是可以随便报一个价格,然后让蔡承颜出个双倍?

但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

同学一场,他可不能干这样的事情。

吴杏花是这几个人中最忙的,毕竟有一个民宿是她自已经营的。

他还要经常做东西给客人吃。

所以到现在都没回复。

江寒和辛高阳,因为还没有吃过早饭,就去了一家饺子店吃了一碗三鲜大饺子。

辛高阳一边吃一边感叹,“你们岛上的还真是不一样啊,什么海鲜都往饺子里包。”

江寒瞥了辛高阳一眼,这家伙是没话找话说吗?

他好歹也是宁城人,这边的海鲜很多都是运到宁城去的。

而且两个地方语言和风俗都比较相似。

有什么好感慨的。

他读大学的时候,好多同学一直以为他们舟市是属于宁城的。

“很多人都以为舟市的海鲜便宜,都跑到舟市这边来吃海鲜。结果到了码头,等船下货时才发现,从船上刚下来的货,比当地市场的货还要贵。也就吃个新鲜了。”辛高阳又感慨上了。

江寒拿辛高阳无语,“东海这边一直都是这样的。别弄得你第一次来这里似的。”

来这边吃海鲜,一个是新鲜,另一个东海这边的海鲜质量确实不错。

但价格确实比其他海域要高一些。

他上次还听说,杭城的一些市场为了把价格打下来,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北方的海域。

不管怎么样,东海这边的海鲜依然畅销。

就像他这边的价格高,但不影响他卖货。

江寒的手机响了一下,吴杏花终于空下来回复他了。

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定价,江寒跟上次一样,拍了一条三斤左右的梅花参,分别发给了孟菲、吴杏花和蔡承颜。

孟菲拿着手机,整个人都是木木的。

她没看错吧?

100多斤?

出去赶个海就能弄到100多斤梅花参,听这数字,这梅花参都不像是全球濒危物种了。

江寒关掉和孟菲的对话框,蔡承颜的消息已经发了过来。

同学一场,别怪他没提醒他。

要是别人出100万,他还能出200万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金矿是他家开的呢!

江寒觉得莫名其妙。

这出手比他们班的其他人可大方多了。

江寒没话说了,下次他是不是可以随便报一个价格,然后让蔡承颜出个双倍?

但很快,他就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

同学一场,他可不能干这样的事情。

吴杏花是这几个人中最忙的,毕竟有一个民宿是她自已经营的。

他还要经常做东西给客人吃。

所以到现在都没回复。

江寒和辛高阳,因为还没有吃过早饭,就去了一家饺子店吃了一碗三鲜大饺子。

辛高阳一边吃一边感叹,“你们岛上的还真是不一样啊,什么海鲜都往饺子里包。”

江寒瞥了辛高阳一眼,这家伙是没话找话说吗?

他好歹也是宁城人,这边的海鲜很多都是运到宁城去的。

而且两个地方语言和风俗都比较相似。

有什么好感慨的。

他读大学的时候,好多同学一直以为他们舟市是属于宁城的。

“很多人都以为舟市的海鲜便宜,都跑到舟市这边来吃海鲜。结果到了码头,等船下货时才发现,从船上刚下来的货,比当地市场的货还要贵。也就吃个新鲜了。”辛高阳又感慨上了。

江寒拿辛高阳无语,“东海这边一直都是这样的。别弄得你第一次来这里似的。”

来这边吃海鲜,一个是新鲜,另一个东海这边的海鲜质量确实不错。

但价格确实比其他海域要高一些。

他上次还听说,杭城的一些市场为了把价格打下来,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北方的海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