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七百二十四章 舅舅,封禅嵩山那一天不会太远了(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嗯!”李承乾点头,说道:“督促天下各州府县,今年秋粮务必加紧送到长安洛阳,还有长安洛阳的工匠,要尽快打造合格的弩箭送到军前去,虽然用了种种手段,但弓弩依旧是军中的根基。”

“喏!”长孙无忌和李勣齐齐拱手。

“诸工坊的木料还足够吧?”李承乾忍不住问道。

“回陛下,足够。”陆敦信从后方站了起来,拱手道:“安东这两年间,运回了大量的木料,足够军中所用。”

相比于采伐严重的中原,安东深山老林中的木材存的更好。

而且相比而言,从海上运回长安,可比从陆上运回长安要省力的多。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安东的木料足够的话,那么让户部传晓地方州县,从明年开始禁止采伐黄河两岸的树木,所谓木克土,或许正是因为黄河两岸的树木被采伐过度,所以才会导致黄河泛滥。”

众人听皇帝这么说,轻轻躬身。

“所谓木克土,然后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何尝不是木生土,不过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而已。”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趁着这两年黄河难得安静,好好的种种树,用《道德经》之言,也算是人身以养天地。”

“是!”群臣顿时凛然。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达玛仁增死了,他竟然死了!”

“一国国相就这么死在军前的确可惜,但那本身就是他所求。”长孙无忌拱手,说道:“也是因为他的死志,吐蕃人疯狂反扑,虽然在李德謇和苏定方的指挥下,利用弩弓射杀了大量的敌人,但也导致弩弓损坏颇多,弩箭更是几乎消耗殆尽。”

达玛仁增拼死守在了城墙上,导致城外的吐蕃骑兵凶狠反扑。

李德謇察觉到这个趋势,非常聪明的没有上去硬顶,而是向后撤了一步,以狭窄的关城地形,约束骑兵的冲锋,同时以弩箭,长槊,暴杀吐蕃前军。

苏定方在同时,也将大量上好了箭的弩弓送到了军前。

箭如雨下,吐蕃人一时死伤惨重,心气丧失。

这个时候,苏定方将更多的骑兵放了出去,一举贯穿了所有的吐蕃骑兵,最后彻底的拿下云山关。

达玛仁增也在战中死在了南城门上。

“虽说弩箭不足,会导致战力有损,但吐蕃人一口气损失五万骑兵在战场上,接下来恐怕会收缩兵力,固守逻些,其他的地方,他们顾及不到,军中的阻碍也会少一些。”李勣微微拱手。

“苏定方做的是对的,仅搜集粮食,而不占领城池,不然不说会因治理地方而分身,光是吐蕃人和我们的人混杂在一起,就足够对军中构成巨大的威胁,这样反而不如守在白山关。”李承乾微微松了口气。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拱手。

“一旦辛獠儿和殷元从昌都杀入吐蕃,加上契苾何力和薛仁贵,三路大军汇合,攻灭逻些并不难。”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但真正的难事,才刚刚开始啊!”

这两年来,吐蕃起码损失了十五万主力,还有被昌都和西突厥牵制的兵力,在苏定方的夹击下,恐怕也剩不了多少。

如此一来,他们的兵力,仅够守逻些城了。

一旦逻些被攻破,治理吐蕃两百多万百姓,就成了摆在李承乾和整个大唐面前最大的问题。

“传旨苏定方,让他从军中俘虏当中,挑选一批出来,送回到吐蕃各大城池,让他们告诉当地百姓,大唐除非罪民,战俘,还有自愿为奴之人,普通人一概不为奴隶,将消息都传来。”李承乾眼神冷了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