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旋即收起了思绪开始享用朝歌城的特色美食。
离开客栈之后的公孙衍再次游览朝歌城,其变化之大让他尤为震惊,当初游说齐国的时候也就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次还途径了朝歌,那个时候的朝歌还是魏国的一座重要的城池而已,虽繁华却不至于今早这般景象。
而今的朝歌俨然出现了一番高歌黎明的景象,
公孙衍越是深入了解越让他心惊肉跳,尤其是卫国变法的具体内容,卫国的法是公诸于众的,自然轻松的便能知道,朝歌城内多处都有新法告示广开于内外臣民。
更让他公孙衍震惊的是,通过打听得知卫国的老百姓正在展开火热的开荒大潮流,一个人竟是能种四五十亩地,种种迹象看的公孙衍心中狂跳不止。
“不行,绝不能让卫国趁势崛起而成为一小霸,合纵攻秦刻不容缓——!”低头思索的公孙衍自言自语,旋即对随从说道:“即刻回大梁——!”
在卫国地界停留了几日的公孙衍带着凝重的心情折返回去,卫国之行本是来打探虚实的,公孙衍想要通过民间来探察卫国的潜力,不探查还好一察让他心惊肉跳。
显而易见,公孙衍果然没有猜错,这卫国之主卫峥这是在放烟雾弹啊,什么沉溺于美色?或许不假,但整个卫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激昂向上的风气也不假,国力如喷泉一般蓄势待发,只待一朝喷涌而出,一飞冲天。
再说了,国君沉溺于美色就等于是昏聩吗?
公孙衍从卫峥身上看到了一代雄主齐威王的影子,年轻的齐威王继位初期也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诸侯都来侵伐,齐国局势混乱,家国危如累卵却无人敢劝谏威王,于是便出了一个如今天下有名的典故。
臣子淳于髡得知威王爱猜谜语,就想用谜语的方式劝谏,:“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乃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乃将以观则民,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卫国此番的景象不就是如此吗?公孙衍隐隐的的猜测到了卫侯是要效仿齐威王给全天下人来个“一鸣惊人”
朝歌一行让公孙衍感受到了紧迫感,按照目前的局势,若在等个十年五年,卫国在卫峥一番兢兢业业的治理下,魏国的东境怕是要出现一小霸,届时魏国的处境将面临东西两边秦与卫国的相互夹击,如此何以存国?
公孙衍不但已有破局之策更早献于老魏王,奈何张仪横插一脚而让老魏王犹豫不决,公孙衍的计谋便在于形成合纵大势,聚兵合谋,取压强之势举兵伐秦,秦一破便能顺势而为的把崛起中的卫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解决这个后患。
公孙衍这一次卫国之行,看到卫国处于一片激昂向上的局面既是让他忧心忡忡也是让他倍感欣喜,将此事回去禀告老魏王,以老魏王对卫峥的憎恨,得知卫国的真实情况必然由恨转为惧,王恐之,定然会采纳下决心采纳合纵大策,卫峥给老魏王的耻辱能够彻底绝了老魏王朝秦暮楚的摇摆心思,进而举兵合纵伐秦。
公孙衍也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次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