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玫瑰花刺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51章(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

贾珠死的时候,宝玉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 可是毕竟那样的年纪, 也记不住多少事情。

再加上贾珠在荣国府毕竟只是个第三代的人物, 他没了, 贾府里也没有几个人要守孝忌口。

宝玉这个不管家的,心里也从来没有规矩礼法的人也就不知道这种事情了。

今天黛玉突然这么一番发作,宝玉很自然地懵逼了。

抄经书啥的, 不能吃完饭再去吗?还有林妹妹刚刚好凶哦。

然后拿着筷子反应不过来地看着黛玉姐弟走了,再然后便是这一连串的事情。

迎春知道自己本来就不受老太太喜爱, 自从跟着嫡母走近后, 就更不受老太太待见, 于是眼角虽然描到了宝玉的样子很好笑,也仍是低头装木头。

虽然受训斥的是自己的亲大嫂,可心中其实还是有些兴灾乐祸的。

这个大房媳妇自从嫁进来的那一天,就捧着老太太, 捧着二房,对着三丫头都比对自己这个大房的姑娘上心。

前儿还跟着老太太和二太太一起挤兑大太太, 今天看到她丢了脸面挨顿训, 迎春到是有些遗憾。

遗憾现在对自己不错的嫡母没有看到,不过又庆幸她没在这里。

不然自家不管家的嫡母也是跑不了老太太一顿骂的。

琏二哥和琏二嫂子整颗心都偏着二房,平时叫二老爷二太太为老爷太太, 却叫他们大房的老爷太太为大老爷和大太太。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口子是二房的儿子儿媳妇嘞,只是二房有自己的儿子孙子,难道真的会亲他们吗?

若是她所料不差的话, 等将来宝玉和兰哥儿都娶亲了,看看到了那时候管家的人又会是谁。

迎春视线又转到手上的帕子,这料了是嫡母给她的。也幸好嫡母听了自己的话,现在将姨娘没了的琮哥养在了身边。

......

王夫人觉得这个时候谁都能死,就是贾母千万不能死,若是她死了,她们二房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听说她的好侄女此时已经开始回收第一笔利子钱的利息了。

真是可喜可贺。

侄女顺心,庶女省心,王夫人觉得这日子过得真的太舒心了。

侄女顺心不假,可是庶女就真的省心吗?

被王夫人认为省心的探春真的是在给黛玉上眼药吗?

不,她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闲功夫。

她只是在提醒这贾家的所有人,人家林黛玉姐弟也不过是在府上住两个月,而且人家还是在京城有宅子,随时都可以走人的官家子弟。

人家虽死了亲妈,可是人家的亲爹还好好的活着。

还是四品的京官。

看人下菜碟也得想想人家是不是真的无依无靠。官家小姐有点气性那才是正常的,若是软包子......

不过她说黛玉是假,可恐吓老太太却是真的。

想到老太太从年轻的时候就供在内室的白玉观音,探春想着她是不是找机会将那观音像利用起来呢?

上好的白玉弄裂了可惜,要是留上两滴眼泪啥的,是不是更有效果?不过是白色的眼泪好一些,还是红色的眼泪可好一些呢。

抬头看了一眼头发都已经成霜的老太太,探春难得发了一回善心,还是普通的眼泪吧。

这要是吓出个好歹来,全家都得跟着守孝去。

今天的早膳因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贾母没了胃口,她们几个蹭吃的,也只能饿着了。

宝玉还是云里雾里一头的雾水,探春在宝玉被贾兰拉走前以一种特别羡慕的语气对宝玉说道,“二哥哥,你果真是个有大福气的人。”都说无知是福,以这种算法,今天这种情况,宝玉还这般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不是有大福气又是什么。

宝玉:“......”原来三妹妹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可惜的是宝玉还没有从探春那里得到肯定的答复就离开了。

宝玉叔侄走了,探春和惜春握了握手,然后又陪了会贾母,这才跟着迎春一起去女学上课。

本来今天黛玉和英莲也是要去女学上课的,不过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人想要去叫她们了。

扫到台风尾的后果,谁敢承担?

惜春不敢,迎春也不敢。

至于探春,她倒是敢,可是有那个必要吗?

人家上学的进度比她们快多了,何必跟着她们上什么学。

而且上学也不是只有今天能去,以后去不了了。等到今天这顿早膳的事情解决了,再上也不迟。

一时,探春只来的急打发香奈儿去盯着事态发展结果,好回来给她做个现场转播,其他的就只盼着午膳的时间快点到来吧。

她吃点心啥的,那都是餐后零食而非正餐。

......

少时,王熙凤哄笑了贾母,便带着厨房做的几个素菜去了林家暂居的小院。

王熙凤眼角含威,眼中带着一股狠厉,一边走着一边心里暗暗地将黛玉从头骂到了脚。

一个四品小官家的姑娘,仗着是这府里的表姑娘,还真将自己当成个人物了。

想到今天早上她丢的脸,王熙凤就对黛玉非常的不满,心中盘算着如何为难这对打秋风的姐弟。

不过到了林家暂住的院里,发现这里的风气竟然跟府中其他地方都不同。

守门的婆子除了两个贾家的,还有两个林家的的婆子以及两个小丫头。

六人人站在那里,贾家的两个婆子很明显的哆哆嗦嗦,站没站样,而林家的四人,往那里一站,既没有盛气凌人,也没有唯唯诺诺,很有一股大家世仆的风范。

从王熙凤带着人到了门口,两个小丫头便有人向屋里报信去了。

因为小院不大,正房离门很近,所以不过几步路,王熙凤便走到了正房的门口,那里早有四个穿着同样颜色,同样料子款式的丫头,四人有两人向她行礼,另有两个丫头一边掀起帘子,一面脆生向里面喊道,‘琏二奶奶到了’。

等到抬脚进了堂屋,凤姐看着屋中还有几个丫头。大小丫头齐齐向她行礼问好时,凤姐才发现林家的丫头着装很一致,就连脸上的笑容都像是同一个角度训练出来的。

每几个丫头是一样的颜色料子和款式,每几个丫头的又是另一样。

不但如此,竟然连发型发饰都是一样的。

拿眼一扫,识货的人都可以从衣服的料子上分辨出哪些是大丫头,哪些又是二等丫头。

这...她仿佛只有在旧年跟着婶娘去亲王府坐客时才见到亲王府中的侍女是如此打扮装束的。

她记得她后来问过婶娘,听说王府里的丫头有一大部分都是内务府送来的宫女。

一时间不知为何竟然将心底由黛玉引发的那点不忿之情消了一二分去。

林家这规矩,看起来...倒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其实凤姐不知道,这根本不是宫里的嬷嬷教导出来的,而是一般有内涵有规矩的世家大族的侍女差不多都是这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