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见此,虽然还想闹,还想着装病,可是好巧不巧探春送过去的太医来了,呵呵,过程不说了,结局很悲凉。
贾赦最后只得到贾母院子前磕了三个头便离开了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荣国府。
看着邢氏站在二门处挥着小手帕跟他告别的样子,贾赦第一次正眼瞧了他这位继室夫人一眼。
长的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
贾赦一路顶风冒雪地到了五台山,享受着最高待遇的剃度出家了。不过在出家前,那禁军的小官长按着迎春的吩咐在剃度的前一天将她的亲笔信交给了贾赦。
那上面关于贾赦的身世,贾母的身份都清清楚楚地写了下来。就连原来的大太太张氏的死也没有落下。
这是迎春进宫后费劲心思才查明的真相。而这真相正好可以让贾赦在剃度前最后的一点时间里怀念一下自己一生的愚蠢。
贾赦是在正月十六的下晌离开的荣国府,而邢氏在迎春宫里小太监的帮忙下,也在正月十六的傍晚前将大房的一切细软都收拾干净搬进了省亲别院。
然后当探春知道邢氏住进了怡红院,贾琮住进秋爽斋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在听到香奈儿说贾琮是嫌潇.湘馆看起来有些又小又冷才没有住那里时,整个人都是泪流满面。
她不嫌弃呀,真的,她一点都不嫌弃的。
她都不用想,不用多久她心目中的大观园全被这对土村的娘俩弄成什么样子。
唉!
邢氏跑了,带着贾琮和贾家超一半的财产以及大房的所有私房跑到了省亲别院里。
贾赦也出家去了。
大房除剩下了一干没有名份的通房丫头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了。
贾母醒来的时间比王夫人早,探春正好也守在她那里,听到她醒来,连忙上前嘘寒问暖,贾母却一直没有说话,双眼直直地看着床帐子,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坚持的理由。
她算计了一辈子的爵位,没有了。
她守护了一辈子的财产,也没有了。
探春看到她的样子,一时间想到了上辈子看到有人破产或是有人炒股失败跳楼前的样子。
心中对于这样的贾母,探春说老实话,她并不同情。
当初贾母从宫里回来说迎春想要省亲时,探春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些马后炮,可是当时的探春是真的有这种感觉。
当初闹得那么僵,迎春为什么还要回来省亲呢?
就为了让这些个当初不将她放在眼里的人跪一跪,拜一拜?然后借着她的势在宫外胡作非为?
探春曾经换位思考过,若是她处到了迎春的那样环境里,会不会省亲?
她,还真的不知道。
不过现在看来,迎春倒是有计划的在‘省亲’呢。
有什么比算计一场到头来让你什么都没有更开心的呢。
迎春果然不愧是下得一手好棋的人。
“老太太?”
探春轻轻地叫了一声,发现贾母一点都没有反应,正在犹豫要不要再叫一声时,贾母那无限变长的反射弧终于给了探春一点反应。
哎呦我去,怎么一瞬间就老泪纵横了呢。
连忙拉过一旁鸳鸯的帕子,轻轻地给贾母试泪。一边小心地试泪,一边吩咐鸳鸯倒些温水来。
鸳鸯倒了温水过来又和探春一起将贾母扶着坐起来。
贾母喝了口水,又哭了两下这才停了下来,“老大已经出发了?”
“刚刚老太太未醒时,大老爷就出府了。”
“二老爷和二太太呢?”
探春想了想回道,“老爷和琏二哥哥还在前院接待各府听到消息的人。太太在碧纱橱里,这会还没有醒过来。大嫂子在您的小佛堂,正给您和太太祈福,尤姨娘在厢房里照顾环儿......”
听到贾政在前院干的事,贾母脸上就阴了下来。听到王夫人还晕着,贾母不满地皱了下眉,等听到李纨和尤二姐的安排时,贾母想了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才抬头看了一眼探春。
珠儿家的能想着去佛堂祈福,她才不相信呢。
至于尤二姐敢擅自来到她的院子里,估计也是三丫头让人过来的。
不过转念一想便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丫头平日里看起来诸事不上心,到了真格的时候竟然也不是不能挺住事。
“老太太,您先将药喝了吧。”
一时探春服侍着贾母吃了药,又想要让贾母躺下,贾母摇了摇头,拉着探春让她坐在自己的床铺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三丫头呀,这个家可就要靠你了。”
终日打鹰,竟然让鹰打了眼。贾母只要想起自己没有经受住迎春的诱惑而傻傻地按她的要求走,心中就是一阵气恼不已。
纵观整个二房,除了兰哥儿读书还算可以外,就只有面前的三丫头能够寄予厚望了。
大房之所以能翻身还不是因为出了个娘娘。
三丫头自幼在她身边长大,又是她花大力气培养的,她就不信送进宫去会是第二个元春。
“老太太说的什么话,三丫头何德何能,这个家只有老太太好,我们才会好。”探春明白贾母的意思,可是探春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刺激她。
老太太,包办婚姻是不对滴。
党和国家教育我们,一定不要向封建势力低头。
贾母以为探春只是在说好听的话哄她,拍拍她的手,一脸感慨,“老太太本来想要再留你几年的,可是家里的情况你也看见了。趁着老太婆还活着还有些情份上,先将你送到太后身边,然后再徐徐图之。”
探春抬头,有些诧异,“不等二年后的选秀进宫,您是怕?”
贾母点头,“二丫头不会轻易让你进宫的。我们必须防着她。”
探春轻轻点头,“但凭老太太吩咐。”
她有能力让迎春进宫,自然也有能力送自己进宫。迎春要是知道她想进宫,自是不会从旁阻挠。而且迎春也知道她并不想进宫,她若是不想进,迎春还会费力做什么吗?
不过探春也明白贾母现在的心情,倒也乐于哄着她。
从来都说亲她,宠她,可是若不是她有利用价值,她过得跟养在她身边的猫狗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这般,又为什么要让她去为她们的野心冲锋陷阵?
她有那么高的情操和觉悟吗?
她怎么不记得。
不知探春真正想法的贾母非常满意探春的回答,然后又拍着她的手说道,“今年九月初便是太后的寿辰,到时候你便和我一起进宫贺寿。”
探春听了一笑,“老太太八月份的生辰,三丫头正好陪老太太过完生辰呢。”
“老太太知道你孝顺。”
“孝顺老太太难道不是我应该的吗?别人还没有这个福气呢。”
一时贾母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探春见了面上不显,心里倒是一松。
少时,王夫人也醒了。醒来以后知道自己在探春的碧纱橱,眼睛闪了闪,此时心中和老太太一样,都将探春当成了最后翻身的筹码。
过来与老太太请安见过礼,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王夫人便急急出去料理各项琐事了。
之后几天,贾家异常的忙乱。别的且不说,只说三姑娘房里的两个大丫头发烧起了疹子,然后被移出了老太太的院子,后来在外面治了一个多月的病后竟然还是没治过来,病重不治地没了。
晴雯和白芷平日里最得三姑娘看重,府中上下谁人不知,却没有想到竟然一病没了。三姑娘这一下子就伤心坏了。
一连好几天都不见笑模样。
贾母见了忙说再给她补上两个漂亮丫头,探春却摇头拒绝了。
“老太太疼我的心我知道,这都三月份了,只也用不了多久,何必再费事呢。我这里侍候的人也是尽够的。”
贾母一听也是那么回事,倒也不再说什么。
不过也是这个时候贾母才发现个问题,那便是陪探春进宫的丫头,竟然不是家生子。这要是生点异心岂不是麻烦。
于是在自己的屋里左右看了一圈,发现除了有哥嫂的鸳鸯外,竟然没有其他人能让她觉得妥帖。
思来想去,看那香奈儿还算老实忠心,倒也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
当初为了元春进宫,她在宫里安排了些人。现在还有几个留在宫里,回头再继续往宫里送些人吧。
晴雯和白芷离开了,探春便准备好了跑路的事情。
因为之前一直以为要过个一两年才会离开,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没有做准备。
比如她在府里写过的手稿字迹与针线就要慢慢销毁。
也幸好她素日里不怎么做针线,所以这些倒便宜。
而她的手稿字迹倒也无妨,她平日里与赵秀宁和柳湘莲通信都是用的另一种笔体。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总能有些办法知道一个人的写字习惯。
想到这里后,她就趁着现在屋里还需要炭盆,一点一点地将那些她写过的东西都烧了。
不过她还留了一个心眼,那就是要烧的东西都被她缩小了,一来好烧,二来便是没有烧全,留下只字片语,别人想要看出什么来也难。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探春不想十年的筹谋在最后的撤退关键时刻出现什么茬子,而功亏一篑。于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做的越发的细致。
等到了五月,她终于收到了赵秀宁的信时,对于离开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加的认真与迫切。
因为江行远和赵国基要带着家小进京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这一章了。
.
蠢作者从来就是最讨厌去医院,讨厌有人拿着大针头往我身上扎。然后好好的感冒小咳嗽熬着了肺炎。
咳嗽的胸腔疼,到最后后脑勺阵阵的发蒙。
.
生病了还不给吃饱,太后竟然只给喝粥吃什么小青菜,难道生病了不应该好好的补一补吗?
唉,心情不好,不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