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常权途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075章 形象设计(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曾省长回答了记者提问之后,现场请各界媒体到三江省多采访调查,并请他们同时做一项民意调查,看看三江各级政府工作的问题有哪些,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在哪儿,大家评价的尺度是什么,等等。

借着各路媒体记者齐聚三江省,曾省长安排省规划建设厅及时组织了一次强拆听证会,针对三江省城北街几户近一两年不同意拆迁的钉子户,专门进行强拆听证。

曾省长带着记者们亲自参加了这个听证会。

上午9点,听证会正式开始,主持人宣布,“三江省人民政府拆迁管理办公室行政强制拆迁听证会现在开始。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本次听证会的主持人**。为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提高政府决策的民zu性及对于房屋强制拆迁行政裁决的科学性,省政府决定就北街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举行公开听证。为其必要性、可行性,请各位代表发挥自己的应有权利和义务,对此次的房屋拆迁方案充分发表意见。本次听证会正式代表同*人,实际到会*人。现在,听证会正式开始。请先由我宣读听证会的纪律:按照听证要求,参加人员经核准后方可进入会场;保持会场纪律,不得大声喧哗;未经许可不得拍照、摄像等;未经主持人同意,不得随意发言;不准从事其他有碍会场秩序的行对于违反听证会纪律的,主持人有权警告、训诫、责令其退席。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秩序,积极配合。”

主持刚一宣布完毕,曾省长就插了话,“我们今天云集了全国各地的着名媒体,不允许他们拍照摄影不太好吧?既然咱们是公开公正的举行听证,那就公之于众。”

他提议允许媒体记者们宣传报道了。

第三个部分就是传播。一般情况下,认为政府是由宣传部门去做宣传,信息的传送跟具体的政府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传统的概念。在媒体环境下,政府的形象管理是具体部门的传播管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研讨快结束的时候,曾省长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回答了前来的记者们的相关问题。

记者问:“曾省长,您在三江搞这么一个研讨,仅是省内进行,为什么要邀请我们这些全国性的媒体参加呢?”

曾省长听着就笑了,“三江的事件,哪一次你们这些全国性的媒体不参与?如果你们不关心三江、不关注三江,我邀请你们干嘛?”

“那好吧,你能谈谈三江省搞这个政府形象的目标吗?”

“传统的目的,不管是我们发送信息也好,我们收集信息也罢,最终都是为了我们良好政府形象的树立。最终的目标是要得到我们对应的公众的了解,得到对应公众的信任,得到对应公众的支持和帮助。说得更确切一点,最终是要把政府及部门的良好形象给它树立起来,让我们一个具体的政府部门得到对应公众的好评价,在公众当中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你觉得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久?”

曾省长意味深长的笑笑,“你此时到三江省的感觉怎么样?”

“比以前好多了。”

“那离我们的目标就不远了。”

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又有另一家媒体的记者提出了,“省长一再说是提升政府媒体形象,说得难听一点,那是政府研究如何与媒体记者打交道,是这个意思吗?”

曾省长不置可否,“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防火防盗防记者,你们应该早就听说了吧。”

“这个流传已久,曾省长也是让三江省防着我们记者。”

“你说错了。”曾家辉道:“我们研讨活动,虽然是在省内进行。但我们却是邀请了全国各地的记者,这表示我们不是防记者朋友,而是与记者朋友们一起探讨工作……我们需要的是精诚合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