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A爆涨,抄底娶回女明星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232.生死未卜(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连日大雨,土路早已泥泞不堪,他的小轿车根本趟不过去。

于是他只能把车停下,套上雨衣、打上手电,向着圩堤上的火龙一路狂奔而去。

暴虐的雨点在脸上打得生疼。

他却半点也感受不到,踩着泥泞,趟着污水,整整两公里的路程竟然只花了十来分钟就抵达。

这期间,圩堤上的火龙又往东迁移了几十米。

耳边愈发嘈杂,雨声和喊叫声、挖掘机的轰鸣声,在高高的堤坝上响成了一出肃杀的舞台剧。

林骁踩着斜坡,艰难地爬上圩堤。

没有人注意到他。

挖掘机正在圩堤靠潮水河那一侧的斜坡上,奋力地挖掘边上的泥沙,填塞一条水流湍急的涵道。

这涵道很奇怪。

湍急的水流不是从潮水河漫出,冲击圩堤,并向另一边的百亩水田进发。

而是从水田这边的水渠汩汩流下,穿过圩堤下面的闸口,向着潮水河奔涌而去。

按说,圩堤建造的作用就是防洪,是洪水发生时保护农田和村庄的最后一道屏障。

所以但凡险情发生,应该是潮水河的水向圩堤漫过来才对。

可现在,却是水田里的水流通过圩堤下面的涵闸,流向了潮水河。

林骁很是不解。

左看右看,发现圩堤两侧,本应该有三四米落差的水田和河道,现在水位已经相差无几。

当然还是水田这边的水位略高。

所以才会是这边的水,穿过涵闸,向河道流去。

但两边水位差距已十分接近。

也就是说,经过连日暴雨,潮水河的水位已经上涨了不少,甚至已经漫过了原本的河道。

这其实已经可以算作洪水爆发的征兆了。

意识到这一点,林骁便也明白,挖掘机为什么要拼命挖土,堵塞住圩堤地下的涵道和闸口了。

因为如果不抓紧堵住闸口。

一旦潮水河的水位继续上升,湍涌的洪水便会立即逆流,向水田这边不断奔涌而来。

若是洪水再凶猛一些,直接把圩堤冲垮形成决口,大水湮灭百亩水田甚至直接淹掉村庄,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曾家桥水库的堤坝是混凝土浇筑的,都有管涌毁堤的风险。

这圩堤只是土筑,一旦洪水来袭,毁堤淹田的可能只会更高。

也难怪施工队冒雨抢修,情势看起来十分凶险。

不过林骁短暂理解后,又迅速发现了不对。

圩堤底下的涵洞并非水流冲刷导致,而是在圩堤修建时特意留的,涵洞由混凝土管道建设,两端各设有闸口,人工可控制关开,就是为了随着汛情变化而机动泄洪防洪。

要说现在潮水河水位暴涨,触发洪水险情,那直接把涵洞的闸口关掉就是了。

又何至于挖掘机连夜抢修,挖土填洞呢?

林骁越发警醒,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而秦正刚落水失踪,怕也和这件事息息相关。

他左顾右看,试图在人群中把秦镇找出来,以证实涂辉的消息只是情急之下听错了,是一个美丽又愚蠢的以讹传讹、有惊无险。

可暴雨坍圮的夜幕下。

圩堤上人来人往,无不是急促慌忙,又都穿着样式差不多的雨衣,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圩堤向东,每隔几米就有一个人影、一盏手电,在向着茫茫水面绝望地呼喊着什么。

“秦镇……”

“秦正刚……”

“老秦……”

声嘶力竭、满含悲壮。

因为搜寻的人群已经走远,所以林骁听得并不真切。

直到意识到这只纯自发性质的搜救队伍,搜寻的正是秦正刚,他忐忑一路的心,这一刻终于如坠冰窖,冻得浑身瑟瑟发抖。

暴雨继续塌天般砸落。

远处的曾家村,杂乱无章的房屋里透出点点灯火。

林骁一时有些茫然,不知该如何,愣了好几秒才向着搜救的人群狂奔而去,想要出一把力。

刚跑出两步,撞到一个人,沾满雨水的雨衣因碰撞瞬间下了一场阵雨。

林骁站稳便要继续往前。

一扫眼,却借着挖掘机的光线看清,这人竟然是乔旭阳。

乔旭阳神情麻木,形同痴呆。

他压根没注意到有人撞他,眼皮抬都不抬,继续往前走。

“乔旭阳?!”

林骁拉住他。

听到被叫名字,乔旭阳才微微抬了抬眼皮,看清面前的人后又用了三秒钟消化信息,眼里这才闪出一丝亮光。

他嘴巴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说出来。

但在这个无望的雨夜,看见熟人的欣喜,还是给他冰透的心带来了一丝丝慰藉——即使这个熟人,是他工作上一直看不顺眼的死对头。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秦镇人呢?”林骁急忙问。

乔旭阳又愣了好几下。

这才七窍回身,结结巴巴一五一十把一个小时前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今天傍晚,县里的紧急调度会结束后。

秦正刚察觉到了洪水爆发的危机,当机立断带着防汛队伍,开始走访全镇的各处重点点位。

因为曾家桥水库是全镇范围内最大的一座水库,前两天又刚刚出现过管涌险情。

秦正刚自然把注意力放到了这里。

他带着乔旭阳、村主任和好几个干部,直奔水库,巡视一圈没有发现意外,也就放宽了心。

因为检查细致,绕着水库一圈查下来,已经三个小时过去了。

秦正刚却不敢放松,下了堤坝后又打算顺着圩堤,一路巡视到镇上去。

这一趟有近十公里的路程。

随行人员虽然不情不愿,却也知道特殊时期君命难违,所以只能跟从。

结果还没走出一百米,圩堤底下湍急的水流声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秦正刚最先发现情况。

圩堤底下,本应该死死关紧的闸口,却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了。

要知道曾家村是汛期重点点位。

暴雨发生的这些天,秦正刚几乎每天都要到这里来,巡完水库巡圩堤,一点不敢懈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