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最大总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三百五十四章 黑水郡与黑水国(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黑水国的执政者有些韬略,自从即位以后大力改革了国家财政秩序,看国家土地集中在了大地主大世家的手里,对于民生和国家税收阻碍极大。

即使是现任官员,手里也有大量的土地,国家不富裕,基层民众不富裕,他们却富得流油。

这种情况虽然是自古有之,可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把土地还给农民是必须的,只是不能简单粗暴的剥夺,那会动摇国家根基的。

他看大地主占有的土地多少,收缴田地后给大小地主封官,看他田地有多少,封为从七品到从五品官职,土地换官职。

这样,地主们就没有怨言了。

即使是你不愿意,那又怎么样,你充其量就是个穿了土裤子的地主,敢和皇家抗衡吗,何况,土地收回来了还给你官职呢?

不管你有多少土地,地主留三十亩土地自用以后,其余田地分给穷人,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样上万亩几万亩土地的地主,就变成了闲职的从五品官员了,俸禄也和官职等同。

他们没有了赖以维持奢靡生活的大量田地,但换来了官职,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够得上五千亩以上不到万亩的地主,就是六品官了。

一千亩以上不够五千亩的地主,就是从六品官,三百亩不到一千亩的地主,就是七品了。

这些官职并非是这一代过去就没有了的,是可以世袭罔替的,但每次世袭,都要降低半级,也就是从五品的去世了,儿子世袭就是六品了。如果在位上的时候对皇家有功,官职也是可以晋级的。

即使是下一代袭位了,一样可以立功提职。这样很好,可以让这样的官员尽力为了国家出力。

可立功提职是不容易的,除非你立有军功,或者是在位的时候对皇家有巨大贡献。

这样,国家看是给了新晋官员俸禄,可人的寿命有限,一般给了官职后都到不了三十年就寿终正寝了,下一代的俸禄随着官职的降低而大幅缩减。

地主得到的官职,比如是从五品的,到了下一代就是六品了,俸禄也降低了一个阶梯。再下一代就是六品了,俸禄就又降低了。在传了下一代以后,再下一代就不起眼了。

如果是从七品的,下一代就是八品了,有没有官职也不重要了。

有了白得的土地的农民,除了正常交赋税以外,也要每年都开荒,限制在一年最低半亩。这个是白得的,多开荒,随之而来的是多得利益,许多农民对于开荒乐此不疲。

手里有钱想囤积土地当大地主的,对不起,不能超过三十亩,你可以把土地落在别人的名下,可你再折腾能囤积多少亩,三百亩顶天了?

这些是关于农业的,工业的也一样开源节流。

他们黑水国北面就是大胃国,大胃国北面是大海,东面是黑水河,河对面是巴东国。

大胃国为了独占黑水河,经常和对岸的巴东国开战,国力与科技都处于下风的巴东国,经常被大胃国打过黑水河。但巴东国也是顽强的,每每也在死了上千人后,把大胃国人打回老家。

黑水国看看他们两国把住了黑水河,如果对外贸易,过他们公管的河段就得缴纳税金。

两国都是不讲理的,不给钱就不让在河上过,让黑水国皇家一筹莫展。

后来,两国又一次因为黑水河的归属大打出手,巴东国虽然最后把大胃国人赶出来了,可也是损失惨重。后来,大胃国又有了炮舰,霸占了黑水河,巴东国就更惹不起了。

黑水国一看有机可乘,就派出使臣和巴东国交涉,黑水国花了三万金币,在大胃国对面的巴东国,买来了一条子海边的土地,土地直通海边,也有一百里的海岸线。

这样,黑水国也成了滨海国家了。

巴东国卖了一条子土地得了三万金币,这一条子土地又成了抵御大胃国的一道屏障。

黑水国花了钱,得到了出海口,有了一百里的海岸线可以晒盐捕鱼,两个国家都得到了实惠。

反观大胃国,对武备高于他们的黑水国就不敢炸毛了,人家的一半黑水河是花钱买来的,他们也不敢夺回去。

他们占据的是黑水河的东岸,和大胃国共同拥有黑水河,成为了两国间的河流,只是分了上下游,也共同拥有出海口。

他们一开始看大胃国有了炮舰,也在海外买回来了四艘炮舰。

可惜,他们不摸门,买来的都是十二马力的。大胃国经过和大德国海军打过仗以后,明白了自身的短板,把炮舰的动力都换成了二十八马力的。

这样炮舰和黑水国的比,速度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

但黑水国人就以为大德国的人,在这条河里没有武装炮舰了,即使是有渔船,也是打不过他们的。他们经常开着炮舰闯过界限,在河里对着大德国岸上的东洲军耀武扬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