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大家都知道了捕蟹的地方,他们的财路就断了一半。”
“只是很难发现他们的捕蟹地,我撒网的礁石边,估计是他们归于第二类的地方,既然我们来了,他们就废弃不用了,可我也没有掌握最好的地方。比如撒网的确切位置,网落到了水下是远还是近,都需要几百次的验证才行。”
“我有一个好办法,我开的是挖泥船,在海底就能看到螃蟹,挑个没有礁石的地方,抛下浮漂做记号,再撒网的时候岂不是躲开了有挂网的地方,螃蟹还不是一网就捞到好几个?”
“哎呀,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如果没有好地方,挖泥船还可以自己开辟一个……”
他们停泊了西门礁,第二天就把半潜挖泥船和一艘自卸船开出来了,挖泥船顺着西门礁向东开出去,要找到了张国锋他们做了记号的礁石,开始凿岩作业。
一开始,底仓的观察手李耀祖在玻璃窗后面往外看,看到海里鱼不少,也有龙虾螃蟹在船前面游过去。一种专门捕食螃蟹的蟹虎鱼很多,蟹虎鱼几个在一起合作,一起在追着落了单的黄油蟹跑,抽冷子就咬断螃蟹腿。
最后,螃蟹的腿损失殆尽,成了蟹虎鱼会餐的点心了。
螃蟹多的地方,蟹虎鱼就不敢靠近,因为螃蟹是以群体数量战胜蟹虎鱼的,蟹虎鱼一旦靠近他们的群体,它们就群起以攻之,许多个一起攻击蟹虎鱼的眼睛,许多蟹虎鱼眼睛受伤成了独眼龙了。
螃蟹最爱攻击蟹虎鱼的眼睛,因为蟹虎鱼脑袋头铁,黄油蟹拿它脑袋没办法,只有蟹虎鱼眼睛是薄弱点,蟹虎鱼的眼睛还是向外鼓鼓的,黄油蟹的夹子夹准了一下子就能刺破。
许多蟹虎鱼就瞎了一只眼,黄油蟹虽然味美,可吃到黄油蟹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耀祖就发现越往礁石区靠近,这种黄油蟹就越多。礁石越是密集,黄油蟹就越发的多。
他们的挖泥船大开着探照灯,当走到一处密集礁石区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这里的黄油蟹几乎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的让人头皮发麻,如果撒一网,就能够几人吃的了。
“何英文,你快来看看,看看螃蟹多不多?”
何英文听到了喊声赶紧下到乐乐底仓,眼光透过了玻璃窗他大叫:“我滴娘啊,这得有多少黄油蟹啊,如果我们不干挖泥船了,捕蟹就要发大财了。”
“先别激动,这个是咱们挖泥船的秘密,不要和其他人说,只能和张国锋透露一些,免得引来了不相干人到了这里,给咱们干活造成麻烦……”
“好,这话我赞成,我也嘱咐我的助手,不要他们和别人乱讲。”
有的地方是没有礁石的,这样的地方很少,但黄油蟹不少,这应该是东巴国渔民祖传撒网地了。这些撒网地,离着西门礁不远,如果离着西门礁太远了,也很难记住了。
这里就西门礁最突出了,在这里是天然的地标,许多渔民就把西门礁当初入海的门户,寻找撒网地也是从西门礁开始的。有的地方就在西门礁附近,有的离着几百米。
航道已经先期勘探过了,已经有浮漂圈定了,他们挖泥船作业区就在浮漂以内。
他们寻找的礁石都是低于海平面,并高于海底到海平面七米的,把这些都清除了,就能保证大船的安全航行。
现在最大的货船两千吨,重载时吃水六米,礁石在低潮的时候低于海平面七米最好了。
到时候隔不远就有航标指明道路,货船即使是在晚上在航道里行驶,有航标就不能出航道圈定的范围,也就不能触礁了。
如果是大风大浪的天气,那就另说了。
李耀祖开船在三百米宽的航道里走了一圈,基本摸清了海底的情况,放下浮漂固定量工作范围就开始联系上层的何英文干活。
那些礁石一大半是堆积在海底的,超大块就用凿岩机敲碎,再用抓斗抓出海面放在自卸船上,船装满了以后,在圈出的航道以外卸掉。
一般的小块礁石是散落的,抓斗直接抓取就可以。
这次他们没有带来渔网,也就不能捕蟹了,这是一大憾事。
一上午装卸了四船石头,中午就回去吃饭,看看张国锋的破烂渔网,李耀祖摇头:“张大哥你知道吗,我们发现了黄油蟹的秘密,如果开着船去捕蟹,会捕到成千累万的螃蟹……”
“这麽多,在那里啊?”
“就在你们圈出的航道里,我在观察窗看的真真的,老鼻子了。”
“可惜,我这网还得补一两天,否则,今天就用得上了。”
张宏森他们海军,和他们这些人比好像高人一等似得,吃住在战列舰上很少下来,一天天牛皮哄哄的,不愿意搭理这些干活的人。挖泥船上这些人,看了他们的样子就来气。
既然他们很牛,这些干活的操船的也不招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