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田川有意放慢了速度,因为太累了,右臂已经快抬不起来了,不时需要将杆子架在炮台上休息一下,效率已经明显下降。终于,一声哨响,比赛时间到。田川将杆子放到炮台上,用力甩着右臂,再用左手揉,自己感觉,右手握拳已经不方便了。
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发现周围的人们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他,有些不解地四下看看,悄悄问旁边的裁判:“大家为什么都这样看我?”裁判也无语了,说:“一会统计结果出来你就知道了。”
田川的位置在角落里,裁判数鱼从对面开始,也就是说,他将会是最后一个数鱼的。他听着裁判报出的一个个结果:80条,137条,65条,88条,176条……,等了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他这里。除田川以外,最高成绩是一们台湾钓友的202条。
裁判先将第二个鱼护中的鱼倒进一个大盆里,足有多半盆,数过之后是220条,已经是最多的了。这一盆数完后,又将第一个鱼护提起来,这个鱼护明显更重,往外倒鱼时,一个盆盛不下,倒了两盆。两个裁判数过之后,得出了最后的总数:598条。
整个比赛场地已经轰动了,这是一个超越常规钓鱼概念的数字。比赛的主办方也觉得比较尴尬,一群号称全国钓鱼最厉害的人比赛,最后被一个自主报名的年经人拿到冠军,而且成绩远远超过众人,这是一种很无奈的感觉。
这时,几位带有比较明显的上位者气势的人分开人群,走了过来,他们胸前没有戴选手或裁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胸卡。一名戴着裁判长的胸卡的中年人,指着一位身材瘦高的中年人,介绍道:“田川先生,这位是我们威海渔协的会长,朱大成先生。”又指着旁边一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人介绍,“这位是台湾钓协的林嘉铭先生。”田川与两人一一握手问好。
这时林嘉铭先开口说道:“田先生年轻有为,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无地自容啊。”
田川连忙客气道:“今天天气好,鱼口好,钓得多全靠运气。林会长太过夸奖了。”
朱大成在旁边说道:“我年纪比你大几岁,就叫你一声老弟。老弟你也不用太谦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的鱼窝子里都开锅了,再说你上饵、摘鱼的速度,抛杆的准确度,都让人耳目一新。你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钓鱼的新境界呀。”朱大成一口山东腔,声音洪亮,一张口就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豪放。
这时,带田川报名的批发商陈建立在旁边也插话道:“小田,朱会长还是我们威海著名的明威钓具的董事长,钓技也是非常好。”
田川忙接过话头,说道:“原来是朱董,失敬了。”
朱大成仍是一副豪爽的语气,假作生气道:“我一见面就觉得和小兄弟你投缘,如果不见外,就叫我朱大哥,一叫什么朱董朱总的,就生分了。”
田川连忙改口:“朱大哥,兄弟我刚在家乡津市开了家小渔具店,还没开业,这次来威海是来进货的,以后还要朱大哥多照顾。”
几人客气几句,统计结果出来了,两位会长要公布成绩及发奖,便与田川告辞,回到了主席台。
这次比赛的规模比较大,共取前8名进行奖励。田川成绩遥遥领先,毫无悬念地取得了冠军,第1到第7名竟然都台湾钓友,只有第8名是一们威海钓友,从成绩中就可以看出,台湾钓鱼的整体水平要明显高于大陆钓友。
田川的第一名,得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奖杯,还有获奖证书,2000元资金,以及一支4.5米的插接式长节钓杆的奖品。
颁完奖,上午的比赛就结束了,大家纷纷离开,准备下午4点开始的混合鱼比赛。
中午,田川被朱大成和林嘉铭拉着,参加了在台湾钓友下榻的酒店举行的午宴。午宴采用的是自助餐的形式,大家聊的大都是钓鱼的事情。田川端了一杯酒,与两地钓协的领导们都混了个脸熟。朱大成找个机会,约田川晚上见面,想与他谈鱼饵合作的事,田川欣然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