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点不对劲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9章 ……是药神(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而此刻。

张逢看到几位官方医药专家走来后,也没有耽误时间,而是直接打开档案。

一眼扫去。

里面包含研究人员的稀有材料使用情况,还有一些基地的生产开销,以及世界级的各种仪器损耗报表等等。

这相当于‘医药开发研究费’。

但这个不是‘癌症治疗药’,而是之前的‘强化药方费’。

张逢没想到第一页的数据是这个,倒是拿错了。

可正好看一看。

目光望去。

张逢看到强化药方的价格,是七百多亿,超凡物质的合成研究,比大部分的军工项目还厉害。

单单是三百多位科研人员,其一个月的死工资,都千万级别了,还不算奖励什么的。

这还是自己拿出了超级大头,也就是那本无法估计价值的强化药方。

这个也在单子里,标记的价格是‘未知’,其后还有一句‘备注:总负责人不给予价格。’

总负责人,就是自己。

自己对于自己的研究,肯定不算钱了。

只要人体资料天天刷新,让自己有知识积累,那什么都不是事。

而旁边的吴医生与专家们,当看到这个报表,是眼皮子直跳,没想到这个项目听起来不吭不响,但却是个烧钱的大焚炉?

他们现在以为这个‘数百亿级别’,是‘起死回生’的研究。

但他们哪怕误会了,也感觉这个研究很值!

因为它是细胞修复,并且可以调配一些药物,用于其它的一些绝症,不限于癌。

只要是器官病变类的疾病,都可以靠这个药治疗。

当然,前提是病人低于15的体质,并且自身器官没有‘修炼与强化’时,才可以起到‘更换’的效果。

可是真要修炼与强化了,也能杜绝大部分的器官疾病。

除此之外。

吴医生和几位大拿们,也从心里佩服张总,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

那一句‘总负责人不给予价格’,让他们感觉张逢身上都有一种‘光’。

这样的光,这样的名声,还有引领超凡时代的事迹。

让他们感觉明年的各个学校书本内,就要出现关于张逢的课文了。

不过,他们也没有猜错。

因为真有‘课本’这个事。

张逢也知道。

前几天在基地内的时候,老刘就已经说过,今年暑假过后,自己是要上小学和中学的现代历史,并征求自己同意。

只要同意,那么学校相关那边,就开始改版印刷了。

张逢自然是同意。

但也怕自己哪天在公众面前发言,说一句大白话‘大家好好修炼’后,这一句忽然在将来作为高考题目。

然后,考生们要对这自己一句大白话,写几千字的深刻思想作文。

那场面,很难绷得住。

尤其自己到时候再有孩子,孩子又参加高考,面对这道题时,没写几千字,而是来一句‘他就这么说的,没别的意思’。

最后因为姓名密封,被打了0分。

那更难绷得住。

与此同时。

张逢思维散发了几秒后,又再次关注手上的报表。

关于数百亿,这个就不提了。

因为总归要大数据练武,那么‘强化药方研究费’,以及‘癌症变种药方研究费’,都可以算成数据中心的研究开销。

反正对自己来说,就是签个字,或者说句话,让老刘签字。

呼啦—

张逢心里想着,也在吴医生与几位专家心抖与佩服的目光,直接把前几页关于强化药方的单子都折了起来,相当于‘否了’。

“不用看这些。”

张逢翻开第五页,这才是关于癌症药的‘造价’。

里面一行行记得很清楚。

以正常药品成本与‘稀少超凡元素合成’价,再加上将来的制药仪器损耗费。

最后,等半月,或者等几年,实现‘批量生产与尽量优化’过后。

‘一瓶’可以治疗晚期病灶转移的药量,大致是六百八十万元左右。

里面共十滴。

这个报价,也是大约摸的数字,具体操作起来,肯定会有一些偏差。

又在之后,这个药计计不计入各种保障,以及官方补贴。

这些就是将来要商量的事。

“这么多?!”吴医生也看到了这个数字,眼皮子是直跳。

包括几位专家也眉头紧锁。

“张总,这……六百八十万?”

“一滴将近七十万?这个价格……它……它天价啊……”

“神仙药是值这个价格,但是……唉!”

他们说着,是叹息,是苦恼,也是无奈。

但几句话以后,他们都看向了手术室人员的手掌。

他手里拿着一个药瓶,是张逢之前用于病患的药。

里面就是十滴的剂量,现在只剩一滴。

等测试后,如果药效没有在空气接触中流逝,那么可以重新入库再包装。

因为一滴六十八万,还不到半克,但却比金子贵千倍。

‘七十万……’拿药的人员,现在也是稳稳拿着瓶子,就怕摔了。

“六百多万……”家属等人也听到了这个数字,一时却感到头昏脑眩,因为他们在前期的治疗里,已经欠外面一些钱了。

他们是普通家庭,用的也都是一些无法报销的进口药。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自不量力,像是傻子,但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让亲人活着。

可是现在,这一瓶六百多万,这怎么拿出来?

在这样的天文数字面前,甚至手术费都不用算了。

同时,张逢看到他们拘谨与手脚无措的样子,也想到了曾经的自己,以及冒险世界内的正常人生活。

这个昂贵的药钱,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确实很难拿出来。

但成本确实没问题,这个价,没有说是虚高。

大数据中心直接对接天听,对于这方面的数字精准度,是要求很高的,不可能说是玩马虎眼,打哈哈开玩笑。

尤其现在还无法量产,只能靠研究人员与一些大拿们手工合成,那这个人力消耗上会更高。

这还没算中途不合格的残次品折损消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