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行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17章 启程(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见百里燕而至,青年上前略施一礼:

“某见过魏大夫。”

百里燕翻身下马打量着青年,只觉此人脸上尽是自信和一种难以言表的玄奥。

“阁下是?”

“魏大夫无需知道某是何人,某前来是有一计奉上,不知魏大夫可有兴趣。”

“魏某不知阁下身份,岂能轻信阁下之言。”

“信与不信,魏大夫自作评断,某无意强求。”宗伯泰淡淡一笑,很是自信悠哉。

百里燕又是打量了来人,心中仍是一头雾水不知其来意,思索片刻后又说:

“那便要看阁下所言何事了。”

“魏大夫此去千岳山,务必谨慎一事。”

“千岳山?如此说,阁下对南境熟稔?”

“魏大夫高抬草民了。”

“那阁下想说什么?”

“南蛮金雪狄此番北犯必是倾全国之力,其势将是梁朝六百余年来之最,故而今次一战,正面交战凶多吉少,各诸侯国必将相互倾轧暗中争斗自保实力,将军若想保得平安化险为夷,千岳山之南,将比千岳山之北更为安全,请将军自鉴之。”

“千岳山以南那是无尽的大草原,南蛮金雪狄的领地,阁下难道不知吗?”

“正因如此,将军想要活命,最好不要力敌,而御客无情,断然不准退缩,故而活路只在南边,北面必成死地无疑。”

“阁下这是危言耸听了吧,我若将人马拉向南边,既无法攻城,亦没有粮草辎重,三万将士何以活命。”

“呵呵……”宗伯泰浅然一笑,接着又说:“镇北必死无疑,南路尚有生机,某言尽于此,魏将军好自珍重,若能得返中原,你我来日必有再见之日。某告辞了!”

言毕,宗伯泰翻身上马,又是行了一礼,便是径自骑马离去。

这时一侧司空南道:

“将军,这人是疯了吧,千岳山之南那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南蛮的领地,我等南去既不能攻城,亦无后勤辎重,岂非送死。”

“是啊,这天下只有狂人才能做此不可理喻之举,此人若是真言,定有其过人之处。传令大军,继续开拔。”

“诺!”

不明男子的出现让此行一直较为乐观的百里燕,心头蒙上一层阴影,一种不祥的预感徘徊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如果背靠中原腹地尚且生死难料,向南进入一望无际的草原,又何来生路。

……

从陔陵骑马抵达晋、咸、志三国相交之叉江口足用了十二日,平均日行一百三十里,水军逆流划桨而上,日行却不到百里,足等了五六日,方才等到水军抵达叉江口。

边关志军早已得到咸国通报,百里燕持飞云符节和御客令顺利通关,志国未予阻拦。不过毕竟是外军过境,志国方面还是调动了一万骑兵随行,水师尾随,防止发生不测事态。

志国地貌风物与晋国内陆大抵相当,都是北平原,南丘陵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是,志国北部郡县仅有接壤咸国的两郡,能一年种植两季稻米,其余郡县因为年积温度的差异,一年只种一季水稻一季冬麦,越往南,纬度越高地区,产粮越低。

大军进入志国不久,步军继续坐船逆流而上,此番随行战船多为划桨大帆战船,以利于逆流而行。战船载满辎重补给、骡马车辆,更有一百多辆载重十五石的四轮辎重马车以便于运输,粮草足够三万人马抵达贡江源头一路吃到掣驰城尚有余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