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杰跟随百里燕多年,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一般的计算问题都已经难不倒他:
“大人,照眼下流速于风向,我军明日巳时前后出发,黄昏时就该抵达丘比贡西河下游。”
“掐算的大体是不错。”百里燕中肯说道,随即又话锋一转:“但金雪狄人在下游河段架设有浮桥,你可曾考虑过顺流而下如何能通过浮桥?”
“应该提前遣人出发,待我大队人马抵达浮桥之前,靠岸下水捣毁浮桥,如此可最大程度争取更多时间。”
“但浮桥一毁,浮桥守军势必报知西山外驻军,敌军定会有所防范,你可想好如何应对。”
“这……属下倒是未曾想到。”
蒋杰红着脸,不知如何应对,百里燕安慰他说:
“通过浮桥必然要被金雪狄人所察觉,但我军并非完全没有机会。首先,守桥敌军报知西山外驻军沿途需要人传,从西山外驻军前往西河岸边仍需要人传,这一来一去没有八十里,五十里总有。我军顺流而下冲过浮桥的速度,应与敌军反应速度大致相当。
故而在敌军做出反应增兵调船这个当口,我军依然有提前突袭之可能,且我军是坐木筏,没有风帆,几乎不受此时逆风影响,可能要比敌军反应之前率先突袭。
如果在敌军反应之前突袭,可拿下更多战船,若是同时动手,我军此番劫船战卒不过四千余人,一旦被敌察觉,我军绝不可能拿下大多数战船。因此当以巩固战果为首要目的,将船开回德朗基,不得贪多。”
“如此金雪狄人可从水陆一同追击,届时我水军会极为被动。”蒋杰干练说道。
“说的不错,确实会出现此种被动情况。但金雪狄人的战船不大,小船居多,不计桨手,大船最多装上两百来人,小船只能装一百多人甚至不到百人,且眼下水军移防岸上,其船上水兵定然不多。
而我军有四千人,分三四十艘战船绰绰有余,届时将桨手救出之后,以战卒交替轮流划桨。我军逆水行舟速度定会比他们快得多。”
“哦……属下明白了,金雪狄人断然不会自己划桨,而我军轮流划桨,速度定比他们更快。”
“说的对极,你想想看,逆流而上还是用人划一百三四十里地,光靠几十个人哪里吃得消,除非金雪狄人自己划桨,但显然不可能。故而夺取战船之后,仔细调配好人手,轮流交替划桨,就能比他们快。
记住,如果敌军先于我军做出反应,并向战船大举增兵,你可率人马继续摸黑顺流而下,前往前往丘比贡山西南登陆进山,与苏先生汇合,切莫要意气用事误了性命!”
“属下记住!”
蒋杰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百里燕让他随司空南一起北上劫船,也是放他出去历练一番。
与蒋杰交代详细,百里燕连夜召集司空南和御客商议劫之事。
御客南征几乎将中原所有人马调往了千岳山,刺客也不例外,眼下偷鸡摸狗的事情,破坏浮桥需要精细到每个细节,提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更不能提前暴露行踪,御客显然要比联军士卒更能胜任此项破坏任务。
于是当天后半夜,百里燕令御客坐着木筏先行摸黑顺流而下,天亮后弃船上岸,沿着水荡而行,司空南、蒋杰于天亮后再行出击。
蒋杰率军出发不久,百里燕调白合、田鹏新附民军,前往德朗基山口沿西河西岸,向德朗基山挖掘河沟,以便于引西河水灌入河沟之中,缩短德朗基山口与西河之间的路面宽度。
司空南、蒋杰顺流而下,在御客协助之下顺利通过浮桥,于当天黄昏之际抵达金雪狄水军泊岸,在金雪狄步军抵达增援之前,率先发起攻击,夺得大小战船近三十五艘,粮草辎重无数。并于当天连夜划船逆流行返回德朗基,经过两日逆行,船队抵达德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