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随我来。”
姜蓉引卢皋及随从来到仓库后院无人处,忙是问道:
“卢大人请说吧,何事如此要紧。”
卢皋上前压低声音小声道:
“夫人,晋军正在向我江东集结重兵,对我用兵在即。”
“什么啊!”姜蓉大吃一惊。她虽然多年不过问军事,但政治方面极为敏感,她清楚知道国内兵力空虚,晋军此时出兵那是死路一条:
“此消息确切吗。”
“御客的消息,没有十成把握,**成还是有的。”
“此等重大消息,卢将军找本夫人是为何?”
“实不相瞒侯夫人,眼下咸国兵力空虚,且无法从前线抽兵,所以大王想让广信出兵暂解燃眉之急。”
姜蓉心生警惕,质疑道:
“广信兵杂,不堪大用,如何能抵挡晋军几十万人马。”
“大王已从梁国召回远征大军,暂且只能先拼凑五六万人调往江东应急,只希望永兴侯能在前线腾出手来搬兵来救。”
“那也不够啊,江东地势平坦,五六万聚兵应战必死无疑,分兵把手无异于坐等被各个击破,能有何用。”
卢皋此时暗吃一惊,他知道姜蓉深藏不漏,但从没想过姜蓉在军事上能有所建树。眼看骗是骗不过,卢皋一咬牙说道:
“侯夫人,咸国危在旦夕,还望夫人以国事为重,说服广信出兵。”
“我一个出户的女子,如何能说动我父兄出兵。”
“侯夫人,现在局势险恶,晋王视永兴侯为眼中钉,如若晋军来犯,永兴侯在前线未必能独善其身,夫人也得为侯府上下几百口人考虑呀。”
“好吧,卢大人替本夫人转达大王,我要亲回广信。”
“多谢夫人,本官即刻面禀大王。”
家大业大平日里看着表面光鲜,背后的难处只有当家的知道。
永兴侯府如今已是咸国数一数二的大户,上至夫人,下至佣人,全府上下几百口人,九个女儿,稍有差池就是满门血光之灾,姜蓉这个正室夫人真心的不容易。
待卢皋离去,姜蓉将巧馫儿、萧儿两人喊到仓库后院详细道出事情。乔馫儿见惯了大世面,大难临头也束手无策:
“侯府家大业大的,晋人来了,这损失得多大呀!不行,我得回娘家问我爹娘去。”
姜蓉一手拦住忙道:
“别慌,还早呢。我明日便回广信,府里的事情交由你们二人打理,放出去的钱和债能收的赶紧收回来,收不回的暂时就不收了,府里的金银让各房都清点清楚,多准备大箱,都放进箱中准备随时搬走。记住,此事万不可声张,以免乱了人心。”
“那家里的仆役怎么办。”萧儿问。
“仆役多数都是荒村、广信和永兴城来的,如果晋人真打过来,都安排去永兴城,那里好歹是砡工派的势力,还有御客的兵,量他晋军再凶,也不敢和御客做对。暂且这样吧,馫儿妹妹若要回娘家,就回吧,记住问问你娘的意思。”
“那好,我先去了。”
安排妥当,三女子分头而去。
当晚姜蓉修书差人火速送往广信,第二天带卫队两百余人坐车去了永兴城,于下午进城去找宗伯泰问计。苏方义早是将晋军调兵偷袭之事告知于宗伯泰,姜蓉前来问计全在其意料之中。
见姜蓉,宗伯泰先问道:
“夫人可是为广信出兵而来。”
“是啊,先生真是神机妙算,赶紧给妾身出个主意,此难如何能解。”
“夫人请先坐,待在下慢慢细说。”
请姜蓉坐下,宗伯泰取来咸国地形图摊在桌案上,手指江东说道:
“晋军此番出兵实属意料之中,要想破此局并非难事,其实关键还在咸王。”
“咸国大军如今皆在孙国,我虽不大懂军务,但也知道要从孙国抽回大军走路少说得两三月,哪里来得及。”
“夫人误会,在下所言并非用兵,而在咸王若想化解此局,必得有所割舍。”
“妾身愚钝,还请先生明言。”
“眼下症结不在于咸国主力在外,而在于咸王过多贪得土地,野心甚大,激起诸侯不满。因此眼下要遏制局势恶化,只有舍弃已经到手的土地,籍此换取他国的容忍,从而收拢军力回援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