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二叔的丧事务必容重,不可马虎呀。”
天子语重心长说道,姬丰擦拭去脸上泪水,点了点头说
“请天子放心,兄长丧仪我必尽心竭力。”
姬通的过世最伤心的其实是姬丰,先帝在位时,梁国奉行政治为先导,经济为抓手战略。
姬通对外实行政治策略,姬丰对外实行经济政策,两者互为依托形影不离,堪称梁国文略双雄,幕后的操手,姬丰才能做得全天下的生意。
如今姬通亡故,尽管无碍大局,但转念想到自己,他年已六十有六,姬通一死,放眼国内已经没有几个与他同代的人物,又是少了一个可以交心的手足,他不免为自己的身后事感到担忧。
回复了天子口谕,姬通转身要走,此时天子又是将他叫住问
“三叔啊,如今战时愈发吃紧,博源机械坊年可造枪支几何?”
“回陛下,日夜不停生产仅能勉强仿制咸国647、648两型枪支三万余支,已经不能再多了。”
“太少了,寡人听闻咸国如今一年可产各型枪支四十余万支,我国仅有三万余支,今后如何与之匹敌呀。”
天子担心道,一旁相国贾宙接话说
“陛下,臣去年已命各地军械司、军器监调集能工巧匠汇集与博源仿制机械,以求扩大制造,今年生产虽少,但明后年会有所增加。”
“那为何不能先向咸国购买一些机械以为我用。”
天子不解问,姬丰无奈说
“陛下,咸国早已经禁止出售机械,故而花费再多金银也无法买到。即便百里燕愿卖,此时此刻之价格也不会少,故而我国只能自行仿制现有机械谋求自足。”
战争开始不久,梁国从御客手中拿到了647、648两型枪支的原件试图加以仿制,但苦于没有钢材,刀具也受制于咸国,姬丰不得已只好厚着老脸去求百里燕。
当年将设备卖给姬丰,百里燕的打算是讹一笔钱发展自己,同时有鉴于梁国的战略地位,让其具备基本的生产制造能力,有利于将博源制造厂变成咸国的下游企业和修械所。
如今姬丰求上门来,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遂同意授权梁国制造,派出专家组前往博源指导安排生产,并协助梁国建造五万斤、一万斤炼炉,改善国内工矿设施,满足其国内工业用钢的基本需求,刀具、两具、弹药等等消耗品则仍要向咸国采购。
博源机械厂如今仅能生产647、648两种枪型三万支,弩枪配件一万余套,榴弹发射器五百多具,其他木柄手榴弹、土地雷等等近百万,基本满足最低限度的军工生产,没有新的机床和设备,自然没有扩大生产的基础。
时间转眼到了十月,战局仍然僵持,唯一出现的变化来自咸国本土,西线的僵局让奥卡将目光再次转向了咸国。
由于咸国以北海外岛屿埋设了地雷炸弹,水源投了毒,致使长期无法实现占领,严重制约了共盟军海军在咸国外海活动和停靠补给,给骚扰咸国海岸和向东探索造成了极大麻烦。
因此过去三年间海上连吃了两次大败仗后,奥卡被迫将东线海军,收缩在长孙海岸线以东五百里范围活动,派出快船和铁甲罐头船,在咸国外海洋面侦查探索,
十月初,以二十艘铁甲罐头船为首,两百余艘木质战船跟随的主力舰队,突然出现在桑北郡外海两百里,未做停留,一直向东航行,这一幕被负责监视的空艇看的一清二楚,这让咸王姜蛰、王后西寰在内的众多人感到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