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公良修放下孙子,负手背后来回踱了几步,低头思索片刻说道:
“但如果今后能以谈判化解兵戈,此战岂非无需再大动干戈。”
“呵呵。”百里燕冷笑道说:“公良兄未免想到的太美了吧,你知道人在腋目眼中是什么吗?”
“我也听说了,他们将我们与猪狗牛羊相比,因我人类与他们一般,都是双脚走路,故而称我等为异类畜生,在他们眼中,我们与牲畜无异。”
“兄既知此,莫非还真幻想他们能坐下来与我们谈。且不说如今大半长孙国土落入他们之手,真要谈,他们岂能吐出来。若是不吐出来,常年盘踞在北地,日后还有何宁日可言。”
“道理我都懂,但你可曾想过,现在天下诸侯,唯你咸国愈战愈强,国力不减反曾,诸侯越战越弱,此时得见喘息之际,诸侯岂能再为你驱使。”
“不过是要好处罢了,公良兄若只为好处,不念大局,届时我咸国撤兵,此盟不会也罢。这个恶名,我百里燕还是担得起的。”
公良修叹气道,连连摇头,他说:
“你咸国势强,诸侯无不怕你,而今断了退路,你这是要得罪天下。”
“忘乎大义者非我百里燕,而是诸侯,如此这般目光短浅,实不足与谋。我只问你,志国是出兵还是不出兵。”
“出不出兵你总得容我考虑吧。”
“而今数百艘敌船盘踞外海,铁甲战舰数十艘,多等一天,风险多增一日。咸军在梁国海上力量远不能遏制其强行突破,长期对峙,将有更多敌船蜂拥而至,届时咸军将无力从海上遏制其继续增援,伤亡势必甚于蓉城,你难道想看到这等局面吗。”
“此事我已知晓利害,待我与大王和诸军联络过后,再回复总可以吧。”
“那就请公良兄尽快答复,莫要贻误战机,我先告辞了。”
公良修的迟疑不决,令百里燕十分恼火,纵然是亲家,利益的不一致始终是无法调和的矛盾。
走出使馆之际,狂澜暗忖说道:
“以目前的态势来看,情况恐怕不乐观。”
“你指什么?”
“按此前的数据建立的模型,要彻底打赢整场战争,需要付出六百万以上伤亡的代价,这还是折中的伤亡数据,最多可能伤亡一千多万,这仅仅是军人伤亡,还不算平民。诸侯国自己估算的损,失虽不至于这么高,但以蓉城战役大致推算,诸侯国也要伤亡四五百万军队。”
“你想说什么?”
“不论这次的停战是真是假,如果促成,后果将极为严重。”
“这我知道,诸侯会心存幻想,主动寻求停战谈判。”
“这是次要的,如果腋目战略层也想要谈判呢。”
“那他们就是缓兵之计,对我们十分不利。”
“其实这也是次要的。如果他们认为人类寄希望于政治和谈解决战争,那么反而中了他们的下怀,情况会糟糕得多。
腋目日后不仅增援加码侵略,同时谈判将会非常漫长,他们有足够的理由拖延谈判,一年或者三年,加上过去七年的战争,他们缴获了人类大量武器和技术产品。
从目前的信息判断,他们也许已经逆向研究出了相关火药和自动化武器,恐怕不用多久,他们的武器装备与人类将没有代差,陆军火器技术将不在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