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盗墓之王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86章 古洞圆柱(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没有太好的办法,不过,我总觉得杨天大侠仍在人间,如果我们能向南走到尽头,也许有可能发现一些关于他的线索。地球很大,但是要想用尽气力去找一个很有名的人,锲而不舍,一定会找到,相信我。其实,我很希望何寄裳加入探险队来,不管飞蛇存不存在,有她的碧血夜光蟾相助,胜算总会加上几成。

呵呵,风,你太年轻了,再过几年,三十岁之后,你一定不会再说这种空幻的大话,我可以跟你打赌。她和气地笑了。

我很希望她能摘掉那张面具,以鲜花一样的本来面目示人,如果仅仅为了大哥,就将自己覆盖在丑陋的面具下过下半生的话,实在是太可悲了。

你在想什么?夕阳斜射在对面的丛林顶上,泛着悦目的金光。

我笑着回答:如果我有一个像你这么漂亮的姐姐,一定会帮她买最名贵的化妆品和首饰,让她每天都容光焕发,活得快快乐乐。她是大哥的女人,理论上应该是我的大嫂,我希望她能变得快乐起来,充满信心地跟我一起寻找大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像她这样的成名高手,会以一当十,所起的作用甚至比苏伦更大。

何寄裳陡然长叹:我们虽然没有做过什么,他也没对我承诺过,但我知道,从见到他出刀斩落山豹头颅的那一刻,我的身心已经全部属于他。遵照苗人的规矩,女孩子一旦有了意中人,便会为他守身守节,遮住自己的脸,不让另外的男人偷看半眼。更有甚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被陌生男人碰过摸过的话,会直接挥刀砍掉,毫不犹豫。不过,那都是过去了,这个年代,汉人女孩子开放得像座空城,苗人女孩子一进入繁华都市,自然而然地染上了那些恶习,成了苗人中的败类……

我微笑着停止了这个话题:何小姐,关于那隧道,你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比如字迹、牌匾之类?

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年代的人类都是好大喜功的,习惯于在已经完成的工作成绩上勒石树碑,记录自己的功勋。如果有碑文石刻的话,马上就能找出这隧道的来历。

何寄裳轻动鼠标,翻出了另外一张七弦古琴的草图:这个,刻在隧道的左右两侧,一模一样的两只,琴上铭刻着雎鸠两个篆字,其他没什么发现。

黑白草图对于研究古琴的来历毫无帮助,没有渊博的古琴专业知识的话,所有的古琴在自己眼里根本没什么区别,所以,古人才有对牛弹琴的成语。不过,我知道有两兄妹,对古琴的研究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对可以用古琴活字典去形容他们两个,顾知今与顾倾城。

隧道外面刻着古琴,难道这条古怪的通道,是一个热爱古琴的人开凿出来的,然后以古琴为标志,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在另一张放大的草图上,我看到了一个小篆方印,的确是雎鸠两个字。

如果顾倾城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有所发现,她的冷静睿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某些方面,她的处事手法甚至比苏伦更完美,犹如一套精确的电脑程序,一丝不苟地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任何人无法阻挠。

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时间,再次接近大哥的影像出现的时刻,我站起身,指着那三台摄像机问:要不要再试验一次?

何寄裳摇摇头:不会成功的,在这个地区已经试了几百次,刨除一切人为因素,仍旧无法保存图像。

我轻轻敲了敲自己的额头,相信若是把在本地使用过的信号记录介质送到特种实验室去检验,一定会发现磁力线异常的现象。真的能够在山体下面发现巨大的磁铁矿的话,将会把这片空寂的大山,变成一座无限采掘的金山。

昨天被磁化的腕表已经交给飞鹰保管,我只是担心在特殊时段出现的强磁场,会不会对大家的思维系统造成极度的损伤。

我们出去吧,还有,请安排一个可以深挖的地方,我会让人掩埋李老爹的尸体。

护寨神的嗅觉系统灵敏异常,埋得浅了,尸体难免再受戕害。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看,百善孝为先,让李尊耳的尸体葬于蛇腹,是对李康最大的打击。我希望能维护探险队每一个人的权益,只有做到这一点,队伍才会有凝聚力。

何寄裳嘴角牵动了一下,做出何须如此的表情,但还是顺从地答应着:我会在埋葬地点下蛇虫禁药,尸体就不会有事了。你们汉人的某些习惯,真的是迂腐又麻烦,不如山寨苗人来得直爽痛快。

我忍不住笑了:你说得对,但是藏人喜欢天葬,却不欣赏苗人的虫葬,就像你们苗人喜欢虫葬,如果哪一天被迫改用鹰啄天葬,岂不也是要奋起反抗?

走下石阶,还没走到寨门,我口袋里的卫星电话陡然响起来,上面显示的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号码。

我稍微愣了一下,何寄裳伸手向前一指,东南方向的土坡上,站着一个白衣飘飘的光头男人,手里也举着电话。

看那男人,只怕有些古怪!何寄裳迅速取出望远镜,先递给我一只。望远镜里,那个男人满脸诚恳的微笑,右手按在胸前,向寨门方向弯下腰,犹如山民们欢迎外地人的礼节。

我看懂了他的唇语:电话、电话……马上按键接听。

风先生你好,久仰阁下在江湖上的大名,今天光临西南马帮的地盘,令我们蓬荜生辉,不胜荣幸。他的声音柔和悦耳,一口纯正的国语,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岁左右,肩膀宽阔,看上去像一头养精蓄锐的超级猎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