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3章 黄雀去又返(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曹曦站在衙署广场的牌坊楼下,冷笑道:“曹峻,你给我滚出来。”

没过多久,悬佩长短双剑的曹峻懒洋洋走来,瞧见了曹曦也没个正形,笑道:“怎么,在谢宅受了气,想着拿我当出气筒?大老远赶过来,就为了把我拎出来骂一顿?”

曹曦斜瞥了一眼曹峻:“鸟样!”

曹峻呵呵笑道:“没法子,随祖宗。”

曹茂内心深处有些羡慕只知姓名、出身同族的年轻剑客,竟然胆敢用这种吊儿郎当的口气跟老祖说话。

曹曦沉默片刻,仔细看了看衙署布局和风水流转,毫无征兆地问道:“衙署是不是刚刚翻新过?谁给出的主意?”

曹茂环顾四周,这才低声道:“是爷爷拿着衙署图纸去恳请京城一个陆氏高人帮忙点拨了几句。老祖宗,怎么了,不妥吗?”

曹曦脸色阴沉不定:“不妥?妥当得很,比起之前更加藏风聚水,稍加改动,就是画龙点睛的漂亮手笔,多半会成为你曹茂的龙兴之地。嗯,别误会,你没那好命当真龙天子,你这辈子不出意外的话,撑死了就是世袭罔替上柱国的爵位,运气好的话,将来可能是族谱上的中兴之祖。”

曹茂狂喜,无论如何都遮掩不住。曹峻习惯性眯眼而笑。曹曦则有些无奈:自己好不容易弄了个子嗣茂盛的大家族,怎么到头来净是些窝囊废大草包,一个王朝的上柱国就能笑得合不拢嘴?曹曦一时间心情大恶,只是没表现在脸上。他没来由地想起经由别人修缮过的祖宅,与记忆中是有些不一样的。他小时候的破烂宅子,屋檐天井处早已破败不堪,又没钱去修缮,一到下雨天,就会溅射得满地雨水。而富裕门户里,无论雨雪,“财运福气”都往自家天井下边的水池里落进来,却绝不会让天井四周的地面变得潮湿,那叫干干净净地接纳风水。按照小镇老一辈的说法,祖上积德,赏下一百粒米饭,子孙就能用地上水池这个大碗半点不差地接住。如今塌了又修的祖宅,倒是因祸得福,算是接住全部的祖荫了。

曹曦喃喃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不是多少要相信一点?”

一只坐在牌坊楼上的火红狐狸讥讽道:“别人信这个就算了,你曹曦也信?你要是真信,根本走不到今天!”

曹曦没抬头,冷笑道:“那是我曹曦命硬,能耐大,所以可以不信。但是东宝瓶洲这一支没出息的曹氏,我如果不稍微信点,怕他们哪天说没就没了。”

曹峻调侃道:“真信啊?咋的,老祖要行善积德?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曹曦转头望向曹峻:“那块剑胚你不要动心思了,如果心里不得劲儿,回头我亲自补偿给你。”

曹峻笑意趋于冷淡:“为何?”

曹曦撂下一句:“我是你祖宗。”

曹峻蓦然大笑:“就这么说定了!好人有好报,老祖宗一定长命万岁!”

火红狐狸站在牌楼上,使劲拍着爪子庆贺,但是嘴上却说着嗖嗖的风凉话:“哇,父慈子孝似的画面,老祖宗出手阔绰,做子孙的孝顺,真温馨。不行不行,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曹曦冷哼一声,懒得理睬那只嘴贱的狐狸,转身甩袖,大步离去。

淅淅沥沥的一场春雨不期而至,越下越大。曹曦回到泥瓶巷祖宅,坐在小小的大堂里,没有匾额,好不容易冒出的香火小人也早已给人吃掉。曹曦突然起身,去灶房碗柜拿出一只大白碗,走到天井对应的水池边,就蹲在边沿上,用白碗承接雨水。

装了小半碗后,曹曦只喝了一口就立即洒进水池,埋怨道:“读书人只会瞎扯淡,这故乡水哪里有酒好喝。”他叹了口气,怔怔出神。回首望去,好似有一个老态妇人怀抱扫帚,安安静静站在那边,笑望向自己的儿子。子欲养而亲不待,做娘亲的没享着半点福,可只要儿子出息就没关系的。

早已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人已经不知道几个一百年没有这么伤感了,泪眼朦眬,轻声呢喃:“娘亲哟,我的傻娘亲哟。”

披云山南麓,林鹿书院已经破土动工。大骊对于这座书院相当重视,圣旨就下了两道,分别给州府和郡守府。

化名为程水东的黄庭国老蛟一袭合身青衫,完全就是夫子醇儒的气质模样。

连同大骊皇帝和国师崔瀺在内,知道老蛟身份的人物屈指可数,所以哪怕程水东的著作流传颇广,在东宝瓶洲以北地带享有盛名,让黄庭国的一个小小侍郎担任林鹿书院的副山长,仍是在大骊朝野惹来颇多非议。庙堂上觉得程水东在儒家学统内并无赫赫头衔,分量太轻,无法服众;武臣更是大为不满:一个黄庭国的糟老头子,能活命就不错了,竟然还要当大骊读书种子们的先生?

程水东与魏檗并肩而立,一起望着热火朝天、尘土飞扬的书院工地,这还是他们俩第一次私下见面。

程水东唏嘘道:“你魏檗次次死灰复燃,出人意料。”先是贵为神水国的北岳正神,然后被大骊打破金身沉入水底,之后好不容易靠人帮着拼凑出残破金身,勉强维持香火不断,不承想祸从天降,突然又给两位下棋仙人摘掉金身,沦为最底层的土地公,比起一般的河婆河伯还要不如。但是到头来,竟然一举升为披云山的北岳正神,估计大骊原有的山岳正神都不缺想要跟魏檗拼命的心思。

程水东早年云游各地,与魏檗其实是老相识了。

天上下起了小雨,尘土被压回大地。魏檗伸出一只手掌,轻轻摇晃,身前的雨幕随之晃荡起来,微笑道:“要不然怎么世人都羡慕神仙呢,何况还是神在前、仙在后。”

程水东轻声问道:“大骊皇帝真要南下龙泉郡?”

魏檗没有藏藏掖掖,嬉笑道:“对啊,近期是要走一趟,到时候你这条老蛟觐见真龙天子,一定很好玩。你的见面礼准备得如何了?”

程水东笑道:“准备好了,不值一提。”

魏檗伸手指向小镇那边,问道:“如果打起来,你会不会出手?”

程水东犹豫片刻,不愿把这位未来山岳大神当傻子:“上了贼船,还能如何?”

魏檗有些头疼:“可别打坏我的披云山。”

程水东大笑道:“这么快就把这儿当家了?”

魏檗嘿嘿笑着:“我这个人,喜新不厌旧。”

程水东伸手点了点他:“不厌旧到了你这个地步,世间罕见。”

魏檗爽朗大笑:“那肯定是你见识还不够多。”

闻弦知雅,程水东立即收敛笑意,提醒道:“有些事,别人可做,我们不可说。”

魏檗点点头,记起一事:“我得去趟落魄山,不陪你淋雨了。”

龙须河上,雨点噼里啪啦使劲砸在河面上。

石拱桥下,马兰花悬停在河底呜呜咽咽。她之前还每天开开心心巡视龙须河,想着自己好不容易攒下那么多值钱不值钱的宝贝,总有一天会全盘交给孙子,让他不至于在修行路上为了钱而烦恼。可如今,在河水源头那里自毁金身的遭遇,让她真真切切晓得了天道难测、修行艰辛的道理,最近每天就躲在这座石拱桥下以泪洗面。突然,她猛地停下哽咽,忍着心中惊骇,迅速游弋去了岸边,乖乖给上司让出河道。

那位上司正是铁符江神杨花,她极有可能是东宝瓶洲最年轻的高品秩江神,有长达一丈的金色长发,脸上覆着面甲,怀抱一柄长剑,脾气极差,死在她手上的过路精怪茫茫多。

杨花升任江神之后,从不登上那条江河地界的瀑布,今天是头一遭。马兰花低头怯生生说了句客套话,再抬起头,杨花早已迅猛远去上游的十数里外。马兰花心中愤愤,觉得这个年轻婆姨太不会做人了,即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可一声招呼都不打,也太不讲究了些。于是她又开始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是给人欺负了。最后,她又害怕自己的孙子在外边也给人这般不当回事,一手捂住心口,一手擦拭泪花,然后如鲤鱼摆尾,快速游向自己的老巢,去瞅几眼家当宝贝们,想着它们未来都会是孙子的丰厚聘礼,她才能高兴几分,才会觉得这死了还要遭罪的苦难日子好歹还有个盼头。

驿站外边,停着一辆装有算卦摊子的独轮车。陆沉摊子都没摊开就开始给一个信命的驿丁看手相算命了,落在别的驿站胥吏眼中,一个胡说八道一个小鸡啄米,可笑至极。最后陆沉没收人铜钱,只讨要了一碗热水,站在车旁大口地喝,喝完抹了一把嘴,笑容灿烂地挥手告别,继续推车前行。

驿站那边,有人使劲揉了揉眼睛:咦?怎的算命骗子身后凭空多出了一个道姑装束的女子?

貌美道姑柔声问道:“小师叔,你说你算命和下棋都不算最厉害,那谁最厉害?”

陆沉笑道:“你真正的小师叔,贫道的师兄,一个将来下棋比贫道好,会下赢白帝城那个魔头,一个算命比贫道好,会让……唉,不说这个,伤感情。总之,这‘一个加一个还是一个,再加一个更是一个’的师兄,从来就比贫道厉害。”

道姑正是被陆沉从神诰宗拐骗而来的贺小凉,那个让风雪庙魏晋喝了一壶壶断肠酒的绝情女子,之前曾以玉女的身份,和金童一起代表东宝瓶洲道统来此取回祖师爷留在骊珠洞天的那件压胜法宝,走的时候,他们没能成功带走马苦玄,她反而多出一块漂亮的蛇胆石。没办法,她的福缘之深厚,一洲瞩目,像是随便走在哪里,好东西都喜欢主动往她身上凑,挡都挡不住。

贺小凉犹豫了一下。她想询问一个连神诰宗那位小师叔都没能想透彻的问题:为何身边此人,会是齐静春身陷必死之局的真正死结所在?凭什么!要知道,齐静春当时只选择以两个本命字迎敌,若是倾力出手,这个神神道道的年轻道人当真能够将之击杀?!打赢一个上五境,与打死一个上五境可是天壤之别,况且,上五境心知必死之后,爆发出来的恐怖破坏力亦无法想象。除非是有高出一到两个境界的仙人竭力控制战场,或是有人能够搬出一座小洞天作为牢笼。

谢实为何胆敢单枪匹马来到小镇,便是这个道理:我谢实可以死在龙泉,但是你大骊得先掂量一下后果。当时李二在大隋皇宫,亦是同理。

陆沉却已经算出她的问题,微笑道:“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言语文字可以用来说话,但用来讲解大道,分量是远远不够的。至于贫道的意思呢,其实就是你想问的问题,贫道不会回答。”

贺小凉苦笑不已。这个莫名其妙出现在神诰宗的“小师叔”,一路上说了无数的奇言怪语,经常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就干脆不去深思了。他愿意说,就会叨叨个不停,你闭住耳朵,甚至关上心扉大门都不管用,照样会在心头响起他的声音;可当他不愿意说的时候,能够十天半个月一言不发。

陆沉望向小镇,又开始怪话连篇:“世人都羡神仙好,可你魏檗为何不羡慕?因为你从来就不是真正的神仙嘛。扪心自问,有愧啊。‘愧’字,即是心中有鬼……接下去的天君之路,你会有点难走啊。啧啧,你家孙儿还给人欺负?他不欺负别人就算宅心仁厚啦,他出息大喽,就是那性子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不过没办法,命好就是命好。说来奇妙,同一个小镇走出去的人,同时回到家乡,谢实做了一辈子好神仙,却要去做一件亏心事;曹曦做了一辈子王八蛋,却做了一件厚道事。”

说到这里,陆沉突然转头望向身后的贺小凉,笑问道:“凡夫俗子的心心念念,你听得见吗?”

贺小凉无奈道:“十境练气士才能依稀听闻,我如今哪里做得到。”

陆沉哦了一声:“那你确实需要好好修行啊。”

贺小凉只得苦笑。

陆沉觉得这个可以说,便打开了话匣子,不管贺小凉感不感兴趣,竹筒倒起了豆子:“贫道告诉你啊,这种事情看似很玄乎,但其实一点不玄乎。一种是心诚至极,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圣人有言,惟精惟诚可以动人。凡夫俗子,某些时刻,一样能够引来神灵感应。另外一种当然是修为极高或是天赋异禀,他们的心声,自然而然更加响亮。比如贫道想要跟你讲话,你想听不想听,就都听得到。不过吧,贫道觉得,这跟个人修为无关,还是惟精惟诚使然。你觉得呢?”

贺小凉可不会溜须拍马:“我觉得是小师叔道法高深的缘故。”

陆沉有些失落,又不想说话了。

类似李希圣当时在入山途中直呼“白泽”二字,立即就能够让那位远在东宝瓶洲西海之滨的白老爷听见,而崔赐恐怕破口大骂一百遍,白老爷都听不到,或者说听见了也不在意。当然,万一他一个较真,隔着十万八千里,崔赐必然会“无缘无故”暴毙当场。

这类天之骄子,仿佛是一颗颗闪烁在陆地之上的璀璨星辰,当然更加吸引目光。别看世俗习惯性冠以“圣人”头衔的十境练气士躲得跟千年乌龟王八蛋似的,其实在某些一身修为通天彻地的大佬眼中,反而比世俗常人更加一览无余。

当然,神人掌观山河,“袖手”没那么简单,一国一洲之地,自有其无形屏障的存在,阻滞着别处投来的视线,洞天福地的地界之说,根源就在于此。如果隔着一个天下还要窥探内幕,所需修为,那真是需要境界高到天上去。

小镇南边,时不时有金石之声响彻云霄,那种极具震慑力的声响,常人反而丝毫不知,但是对于练气士来说,动静不小。事实上,阮邛在剑炉内的打铁之声落在妖族耳中,堪比春雷阵阵。那些心存侥幸滞留在小镇的妖物一个个现出原形,气海剧震,生不如死,疯癫发狂,然后被早有准备的大骊练气士和纯粹武夫先联手制服,再丢入大山之中,这份人情,无异于救命之恩。与此同时,阮邛的铸剑气象,不由得让旁人感慨一句:“圣人就是圣人。”

但是贺小凉有些讶异:“铸剑已经临近尾声,为何动静还这么大,使得地界之内,山根水运都有些摇晃了。难道是这把剑的品相之高,能够名动天下?”

陆沉笑而不语。圣人们一样也要做买卖啊。只是既然齐静春跟师父谈妥了,那他就绝不会再插手此事。这既是尊师重道,更是对那个读书人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

遥想当年,算命先生陆沉背对着学塾那边给人测字算卦,身后是一位儒家圣人在为蒙童稚子们传道授业。

至于为何齐静春必须死,涉及一个很大的大道。齐静春在骊珠洞天之内遍览三教典籍,他的“有望立教称祖”,立的是什么教?

不管是什么,总之他跟某人想到了同一处去,那么陆沉作为那个人的师弟,就必须亲自下来这里。

陆沉望向天空。曾经有个读书人就坐在那里,以一己之力,对抗三教仙人。

佩服归佩服,敬重归敬重,昧着良心的事情还得做啊。

后来他顺势而为,大致推演出了齐静春的真正后手,便给那少年留下了四个字,说是让他练字,这是真的,但是最大的意义,还是放风筝一般,希望借着少年临摹那四个字的时机,在某天算出最关键的一步棋,纯粹是下棋高手的好奇而已。

但是很奇怪,少年只给了陆沉一次机会,而且陆沉也根本算不出太多。

对此,陆沉倒是不介意什么,毕竟大局已定,他还真不会在齐静春死后落井下石。他曾经亲口对少年笑言“看似好心的善举,未必是好人好事情”是有深意的,既是说那几张药方那四个字,更是说那一串蓄谋已久的糖葫芦。

陆沉松开独轮车的把柄,伸了个懒腰:“若无闲事挂心头,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贺小凉微笑道:“便是人间好时节。”

最近两天练拳,光脚老人出手越发凌厉,虽然不再让陈平安做那剥皮抽筋的残忍行径,但是以“神人擂鼓式”一拳拳砸在陈平安的身躯或是神魂上,层层累加,真是让陈平安痛不欲生。

竹楼外边,粉裙女童心不在焉地嗑着瓜子,咬破了嘴皮也不自知。

至于崖畔枯坐修行的青衣小童,始终神色凝重,既要凭借先天而生的强横体魄拼命消化腹中的那颗上等蛇胆石,又要凝聚神意,尽量不被竹楼的瘆人动静所打搅。就连这条御江水蛇自己都不清楚,这其实无异于一场心力皆修的大机缘,既养气也炼气,体内气机景象如大水冲击河中砥柱,可遇不可求。

偶尔粉裙女童实在坐立不安,便会伸手摩挲竹楼。当初儒生李希圣写下的文字虽然不在竹楼墙壁上显现,但是她全部牢牢铭记在心,每当她受不住楼上自家老爷的哀号或是撞墙声响,就会强迫自己去默念墙上的诗词文章。这也是修行。

关于蛇胆石,自然是多多益善,是天底下所有蛟龙之属梦寐以求的宝贝,但是也得恪守一条“一十百千万”的潜在规矩。魏檗对此泄露过天机,给两个小家伙解释过其中缘由。第一颗帮助破境的上等蛇胆石,大致一年就能被蛟龙之属的驳杂遗种给消化,粉裙女童体质不强,耗时稍长,可能需要十三四个月,反观青衣小童就只需要大半年。但是第二颗就没这么轻松了,需要十年苦功夫去吞食,第三颗则需要百年光阴的水磨功夫,第四颗是漫长的千年,第五颗需要万年!其实有无第五颗品相绝佳的蛇胆石意义已经不大,有的话,锦上添花都算不上,至多是家底宝库里的一件珍稀藏品罢了。所以之前青衣小童手握三颗上好蛇胆石便转过头开始垂涎起普通蛇胆石了。它们虽无法保证破境,但是能够十年十年地积攒修为,不断夯实当下境界的厚度,岂不美哉?那个时候,青衣小童一门心思想着:大爷我躺着享福,每天晒晒太阳、看看风花雪月就能够攀升境界,多惬意!直到陈平安在竹楼练拳之后,青衣小童才改变想法,埋头苦修。因为他既不想见着谁都被一拳打死,更不想被陈平安这个泥腿子老爷超过境界,那多没面子?天大地大,我们混江湖的英雄豪杰,面子最大!

竹楼内,光脚老人双臂环胸,俯瞰着地上蜷缩起来、痛得全身肌肉都在发出黄豆爆裂般声响的少年。老人先前以二十八拳“神人擂鼓式”打在了陈平安二十八座气府大门上,打成了这副奄奄一息的惨淡光景。老人冷笑道:“才二十八拳而已,就跟死人一样,真是不堪入目!挨不住三十拳,这三境就不算天下最强的三境!”

满身血腥气的陈平安根本顾不得还嘴,靠着杨老头传授的呼吸吐纳,以及体内自己找到的那条宛如火龙的真气,再加上阿良说是“无数剑仙摸索而出”的十八停运气法门,三者一起,才堪堪让自己咬牙承受住老人的二十八拳。

老人一脚踹出,踹中陈平安的后背,陈平安整个人撞在墙上,重重摔落在地,原本好不容易趋于稳定的气海再度兴风作浪,躺在地上的陈平安像是犯了羊痫风。

老人大笑道:“一名纯粹武夫,想要屹立于群山之巅,靠什么?就靠一口气,硬生生耗死那些可以肆意借用天地灵气的练气士!若是吃点小苦头就丧失了出拳的能力,还想着龟缩起来疗伤换气,出拳之人会给你这个机会吗?所以你陈平安积攒下来的这一口气还远远不够!”

小苦头……满脸血污的陈平安根本说不出一句话来反驳。

老人虽然嘴上歹毒,极尽刻薄挖苦之能事,但如果是与之有过生死之战的武道大宗师或是重创、毙命于老人手上的山上神仙,一定会感到匪夷所思,因为老人除了拳法通天之外,还是出了名的眼高于顶。巅峰之时,以东宝瓶洲唯一一位十境武夫的身份,只凭一副肉身、一双拳头纵横三洲之地!出拳之前,老人不报姓名;出拳之后,也不报身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场架打过就走,不小心打死了谁,徒子徒孙们有胆子有本事,只管找他报仇便是,任你是十人百年围殴,任你法宝迭出机关算尽,他一概靠双拳接下!那会儿,三洲只知道这位脾气古怪的无名氏神人极少对手下败将报以尊重,哪怕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老人一样不当回事,更从未有过半点收徒的念头。

这栋落魄山竹楼大有玄机,起初老人每天能够清醒一个时辰,如今随着一步步重返巅峰,在半数时间里都能够保持头脑清明。当年因为孙子一事,老人被家族那帮趋炎附势的龟孙子伤透了心,如今到了落魄山,每天待在竹楼,时不时站在二楼远眺山水,老人开始有点喜欢这么个清净地儿了,不仅仅因为竹楼是自己的福地那么简单。

老人继续怒吼:“陈平安,躺着算怎么回事!站不起来,爬也要爬起来!你可知道,老夫此生远游,出拳杀人伤人无数,唯一敬重之人是谁吗?是一个如今我连名字都忘记的八境武夫!此人濒死之际,被老夫一脚踩在面门之上还竭力抬起拳头,向老夫递出生平最后一拳,哪怕那一拳已经孱弱得比稚童妇人还不如,但是那一拳,却是天底下所有十境武人,甚至是传说中的十一境武神也要尊重佩服的一拳!那一拳,才是我辈武夫真正的神意所在!陈平安,再来!这点疼痛算个屁,你要是个带把的,就站起来再吃一拳……”老人骂骂咧咧,却突然收了声。原来,陈平安的心弦差点绷断!

过犹不及。陈平安不愿服输,不仅靠着那口气强撑,甚至无意中动用了虚无缥缈的“心气”,然后被老人一脚踢飞之后,心气都一并下坠,实是真正的生死一线之间,这也是老人教拳之后第一次出现意外。

嘴上不依不饶的老人早已蹲下身,赶紧一掌捂住少年心口,低头望去,是少年一张痛苦到扭曲的黝黑脸庞和胸前紧握的拳头——纯粹是下意识动作。

老人伸出另外一只手,轻轻握住少年肌肤绽裂、露出白骨的拳头,破天荒露出一抹慈祥神色,轻声笑道:“小子,不错。拳招在低处实处,拳意在虚处高处,拳法在心中深处,你已经走到真正的武道上了。”

只是在此时,陈平安还迷迷糊糊说着骂人的脏话。

老人愣了愣,不怒反笑:“臭小子。”

第二天,陈平安硬生生挨了二十九拳才昏死过去。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艰难走到二楼,问了一句话:“下一次三十拳,我会不会被你打死?”

老人在屋内睁开眼:“不会。”

然后陈平安就站在二楼檐下开始大骂!顾璨他娘亲曾经号称“小镇骂街第一人”,骂得连马兰花都得回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后,仍是屡战屡败。陈平安作为经常旁听骂战的家伙,耳濡目染,真要敞开了骂,功力当然不差。

明天练拳之后,肯定是没机会宣泄了,今天先骂了再说。反正该吃的苦头、不该遭的罪,都吃足吃饱了,老家伙又不可能真打死自己,那他陈平安怕什么。不骂一骂,陈平安真怕把自己活活憋死。

老人对此根本不以为意。事实上这才是好事,因为这恰恰就是练拳的一层重要意义所在。陈平安积攒了太多情绪上的杂质,这些杂质就像被扫在墙脚的垃圾,不多不少,无碍心境,因为“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一旦将来武道不断往上登高,那么这点瑕疵就会被不断放大。二三境之时,被老人以种种拳法神通锤炼敲打,能够相对轻松地祛除,若是到了六七境之间的武道大门槛,或是九十境之间的天堑,再想回过头来祓除清扫,就难如登天了。

可是老人又不是泥菩萨,哪里受得了没完没了的骂人话,怒喝道:“滚蛋,再废话半句,现在就打死你。”

陈平安笑呵呵走了,很是心满意足。

老人在屋内低声笑骂道:“跟瀺巉小时候还真是像。”说到这里,老人便有些神色恍惚。小时候,对于瀺巉,自己这个当爷爷的,是不是太严苛无情,过于拔苗助长了?

儒家第三圣曾有至理名言流传于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老人叹了口气。那场惊心动魄的三四之争,他也曾亲身领教过,下场如何,便是现在的模样了。这还是老人涉足不深的缘故。

他之前有一次游历无名大山,偶遇一位儒衫老者,朝阳初升,当时老者在山巅打转散步,缓缓伸展筋骨,就像是在画圈圈,但是以他十境武夫的眼光来看,老者看似在原地打转,其实每一次画圈圈,都会稍稍往外边拓展。

他就好奇询问:“老先生为何不一步跨出去?”

老者微笑回答:“坏了规矩,那可不行。”

一番天南地北的畅谈,在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老者的身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