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7章 姑娘请自重(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陈平安看了眼陆台,又看了眼重新放在桌上的剑敕符。

陆台有些好奇,双手托着腮帮,望向那个有些懊恼的桌边少年,笑问道:“赠予你这些珍贵符纸的人,没有说过这些?教你画符的领路人,就没有跟你讲过,要你这半吊子符师能省则省?”

陈平安重重叹息了一声。

陆台幸灾乐祸道:“七八九境的纯粹武夫,大概可以仅凭一口真气,一气呵成,写出不错的符箓了。可惜到了这个层次的武夫,一步步走到山顶,早已心志硬如铁,谁会跑去画符?你也就是运气好,有这样的珍稀符纸和符笔,才能画出不错的符箓。常人每画一张符就等于烧了一大摞银票,嗯,你略好一些,只等于烧了半摞银票。”

陈平安狠狠瞪了一眼往自己伤口撒盐的家伙。

陆台呵呵笑道:“陈平安,你也真够有意思的,武夫画符,还有养剑葫芦和飞剑,最过分的是还每天勤勉读书?你就不怕不务正业,耽误了武道修行,落得个非驴非马,万事皆休?”

陈平安没有理睬他的冷嘲热讽,收起剑敕符,开始翻看那本《山海志》。陆台悄然起身,返回三楼住处。

之后陆台便时常离开余荫山楼,或是泛舟游览碧水湖,或是去参观每条吞宝鲸都会有的宝库。吞宝鲸之所以有此称呼,就在于它在漫长的岁月里,会将那些沉在海底的失事大船吞入腹中,而能够跨洲的渡船,往往当得起“宝船”的说法,所以一条成年吞宝鲸的肚子里,必然是奇珍异宝无数,千奇百怪。甚至有可能藏有仙人兵解后遗留人间的金身遗蜕。

陆台在一天的下午,从方寸物中取出一套使用近乎烦琐的茶具,以秘术撷取碧水湖的泉水精华,在一楼廊道开始优哉游哉地煮茶。

茶香怡人。

陈平安没有去讨要一杯茶水喝,只是在屋内练习剑术。

随后陆台每天都会煮茶,独自喝茶赏景,往往一坐就是一下午。

有天临近中午,陈平安走桩练拳即将收功,看到陆台自己划着小舟从远处返回。系好小舟后,陆台跳上廊道,站在原地,在陈平安练拳经过他身边的时候,高高举起手,掌心叠放着好几盒胭脂水粉,应该是在跟陈平安炫耀他今天的收获。离碧水湖湖心台不远处,有几栋楼是渡船专门经营货物的销金窝,陈平安只去过一次,觉得他们太黑心了,他拣选了几件相似物品,发现价格比倒悬山还要夸张,就彻底没了买东西的心思。

陆台脚尖一点,往后轻轻一跳,坐在白玉栏杆上,打开其中一盒口脂,拿出小铜镜,开始抿嘴,之后还跷起一根手指,以指肚抹过长眉,动作轻柔且细致。

陈平安只是继续沿着廊道练拳,从头到尾,目不斜视。

在陈平安又一次路过陆台身边的时候,坐在栏杆上仔细画眉的陆台,微微挪开那柄小铜镜,笑问道:“好看吗?”

陈平安没有去看陆台,也没有搭话。

然后每一次陈平安走桩路过,陆台都要问一次不一样的问题。

“陈平安,你觉得腮红是不是艳了一点?”

“这儿的眉毛,是不是应该画得再细一点?”

“用花露斋的细簪子,从盒子中挑出胭脂,果然会画得更匀称自然一些,你觉得呢?”

陈平安只是默默走桩,按照原定计划,到了时辰才停下练拳。

最后一次陆台没有询问陈平安,只是将小铜镜、簪子和几只胭脂盒都放在身边的栏杆上,转头望向那一大片荷叶,妆容精致,眼神迷离。

陈平安刚打算走回一楼正门那边,陆台没有收回视线,再次开口:“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男人,很……可笑?甚至还有些恶心?”

陈平安停下脚步,转身走向陆台,离着陆台大概五六步远的地方,他面对湖水背对廊道,也坐在了栏杆上。

没有得到答案的陆台也不恼,自顾自嫣然一笑,他挑出一盒胭脂,觉得它成色不佳,名不副实,便要将它随手丢入碧水湖。

陈平安突然问道:“这盒胭脂卖多少钱?”

陆台愣了一下,也转过身坐着,一起面向湖水,笑道:“不算太贵,每盒一颗小暑钱。这盒是今年新出的,名气很大,好些中土神洲的出名仙子都爱用它。唉,多半是那些被猪油蒙了心的商家子弟的伎俩,我给他们合伙骗了。”

陈平安感慨道:“一颗小暑钱,那就是一百颗雪花钱,十万两银子,我觉得……”停顿片刻,被清风拂面的陈平安轻声道,“千金难买心头好,你买它,不算贵,但是有些人听到价格后一定会傻眼吧?他们打死都不会相信世上有这么好的胭脂水粉。”

陆台有些疑惑:“嗯?”

沉默片刻,一袭雪白长袍的陈平安将双手叠放在膝盖上,与陆台说了家乡龙窑那个娘娘腔汉子的故事。陈平安说得不重,语气不重,神色不重,将一个已死之人的可怜一生,说给了身边的男人听。

他身边的陆台,腰系彩带,神采飞扬,恰似神仙中人,比世间的真正女子还要绝色。而家乡的那个男人,只是身材消瘦了一些,甚至会有胡茬,长得不比市井妇人好看丝毫。哪怕他每天早上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清爽,可到了收工的时候,一样会指甲盖里满是污泥,所以那个男人捻着兰花指,不会有半点动人之处。而且他根本不懂什么飞霞妆、桃花妆,也分不出点唇、画眉的种种胭脂水粉。

陈平安望向远方,有些伤感:“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明明是男人,为何喜欢像女人一样装扮自己。但是那天他用瓷片捅死自己之前,求了我一件事,我没有答应,直到今天,我还是很后悔。如果我知道他会那么做,我肯定会答应下来。”

“他那天跟我聊了很多,最后笑着说他打算再也不像女人一样装扮自己了,所以希望我能够帮他保管那盒胭脂,免得他又忍不住。”

“我当时哪里会答应这种事情,死也不会答应的。他劝了我两次,就不再劝了。”

“他死了后,谁也没看到那盒胭脂,其实谁也不在乎。”

陈平安转过头,笑望向那个如倾城美人的陆台:“那么贵的胭脂,扔了做什么?”

陆台歪着脑袋,那支精致的珠钗便跟着倾斜,微笑道:“不然送给你?以后回到家乡,你拿着这盒胭脂去那家伙坟上,告诉他天底下就是有这么好的胭脂水粉,让他下辈子投个好胎,做个姑娘家家,往自己脸上可劲儿抹,几斤几斤地抹,都不用再心疼钱了。”

陈平安转过头,望着远方,轻轻摇头:“我连他的坟头都找不到,怎么给他看这个?怎么跟他说这些?”

眉眼清秀干净的白衣少年,双手抱住后脑勺,不言也不语。

故事而已,一坛老酒揭了泥封,就只能喝光为止。

这坛老酒,这点小事,就像陈平安肚子里的陈酿,一打开后,遇上对的人,就会有酒香,而且也只有遇上对的人,陈平安才会与他对饮。

陆台便是那个与他对饮的人。

陈平安和他所尊敬的、亲近的人,比如宁姚、阿良、刘羡阳、顾璨、张山峰,都没有说起过这一茬。

可惜陆台听完这个故事后,似乎没有太大感触,最后反而打趣陈平安:“跟我讲这个,是不是说我这样悖理违俗的男人,没几个有好下场,到最后连个坟头都留不住?”

陈平安哑然失笑,只得跳下栏杆返回一楼。

不知为何,跟陆台说过了这件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陈平安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如解开了心结。当天下午的练剑,同样是雪崩式,感觉少了些凝滞,多了几分圆转如意。

在这天之后,陆台便换了一身装束,头别玉簪,身穿青衫,手持黄竹折扇,从一位绝色佳人变成了翩翩公子,这让陈平安如释重负,所以哪怕陆台时不时走到一楼,随手翻阅他的藏书,或者煮一壶茶看他练习《剑术正经》,陈平安都没有说什么。

陆台不愧是博闻强识的阴阳家子弟,跟陈平安说了许多他以往不曾听说过的事情,比如拳架分内外、剑架分意气,还说了打磨第四境的注意事项和一些建议。一名纯粹武夫跻身炼气境后,如何打熬三魂,讲究很多,人身三魂,胎光为太清之阳气,武夫淬炼此魂,最好是拣选旭日东升、朝霞绚烂之际,练拳不懈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不定会有机缘巧合,让胎光更为强壮,更加生机勃勃。

陆台提及此事的时候,陈平安大为汗颜,心虚不已——在老龙城孙氏祖宅破开三境之初,有金色蛟龙从朝霞云海之中汹涌扑下,却被他一拳拳打了回去,而且还不是一次,是两次。

陆台跪坐在靠窗位置,喝着以碧水湖的泉水精华煮出的茶水。换了装束妆容后,他高冠博带,大袖逶迤,士子风流。他的心眼何等活络,他一下子就看出了陈平安的窘态,便刨根问底。陈平安和盘托出,陆台当场喷出一口茶水,朝陈平安伸出大拇指,说教你陈平安符箓和拳法的老师傅,估计都是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

陈平安询问是否有补救之法,陆台想了想,说到了桐叶洲,陈平安可以碰碰运气,去一些个犹有神灵巡游阳间的武圣人庙。历史上不少令人惊艳的天才武夫,都是在武圣人庙瞎猫碰上死耗子,得到了一份很大的机缘。说到这里,陆台便有些唏嘘,说他在离家游历之前,听师父说过一名大端王朝的年轻武夫,资质天赋好到惊世骇俗,厉害到了让数位武圣人庙神灵主动找上门,给予他一份武运的地步,而那个家伙比他陈平安还要过分,竟然一拳拳打退了那些主动示好的武庙神灵。

陈平安猜测这人多半是在剑气长城上结茅修行的曹慈了。

陆台随便提了一嘴,既是告诫陈平安,又仿佛是在自省,说纯粹武夫也好,山上修行也罢,大道之上,运气很重要,但是接不接得住,更重要。福祸相依,天才早夭的例子不计其数,便是此理。

陈平安深以为然。

但是陆台随即话锋一转,说你陈平安这般深居简出,害怕所有麻烦,从不主动追求机缘,一心只想着避开机会,很不好。

陆台之所以有此“怨言”,除了起先陈平安死活不愿与他有交集,还源于这艘吞宝鲸前段时间打开了第四个破碎福地的秘境入门禁制,准许乘客入内探寻,而陈平安却视若无睹。只要乘客交付一枚谷雨钱,就能够进入其中历练修行,一切所得,渡船均不会向乘客索取,如果有人愿意将其中所得折算成雪花钱就地售卖,吞宝鲸当然欢迎。

这条吞宝鲸是金甲洲五兵宗的独有之物,这块秘境多上古术法残留,极难打开,代价极大。得到这块秘境之后,五兵宗按照惯例,吃独食吃了足足一百年,到最后发现竟然得不偿失。五兵宗干脆将这个名为“登真仙境”的秘境对外开放,学那宝瓶洲的骊珠洞天,收取一笔过路费。

登真仙境方圆有千里之大,只是一块残破之地,大小就已经媲美整座骊珠洞天,它的前身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其广袤程度,确实要远远胜出三十六洞天。

这块秘境每十年打开一次,只许元婴境之下的练气士进入,对于纯粹武夫则无门槛要求。在两百年前有一位扶摇洲的幸运儿,其修为不过洞府境,竟然得到了一把威力巨大的半仙兵。他大概是觉得自己守不住那把神将大戟,这把大戟也不适合自己,便卖给了五兵宗,可谓一夜暴富。之后他财大气粗,硬生生靠钱把自己堆上了金丹境,一枚谷雨钱换来了一个金丹修为,谁不艳羡?

此事轰动金甲洲,一时间涌入登真仙境的练气士有如过江之鲫,需要有很硬的关系才能排上队,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经过三百年,登真仙境才逐渐变得没那么炙手可热,但依然是让人觉得物有所值的一方胜地。

不过陆台当然知道这种“开门红”,多半是商家高人指点五兵宗的手笔,跟那盒风靡数洲的胭脂一个德行,是合伙坑人呢!

对于登真仙境的虚实和深浅,陆台一清二楚,师父说过如果他有兴致,又有闲暇,不妨走上一遭,看能不能捡到一些值点小钱的破烂货。

陆台此次为何乘坐吞宝鲸?当然上上签卦象和大道契机最重要,可是进入登真仙境,寻得一笔钱财,也是他陆台志在必得的。

陆台极力邀请陈平安一起进入登真仙境,可是陈平安到最后只答应再借给陆台一颗谷雨钱,他自己还是执意不去。

陆台只得独自进入登真仙境,两旬之后他风尘仆仆地离开登真仙境,当天就还给陈平安三颗谷雨钱,多出的一颗,说是利息。陈平安听陆台讲完游历经过和巨大收获后,便心安理得地收下。原来陆台凭借家传阴阳术,破开了一座上古仙家府邸的禁制,一路有惊无险,差点成为那座古老仙府的主人,只是碍于五兵宗订立的规矩,才主动放弃了对那座福地府邸的掌控,他跟五兵宗私下交易,换了一大堆谷雨钱。因为五兵宗在跨洲商贸的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小暑钱和谷雨钱,所以五兵宗暂时赊欠陆台大部分钱款,并向他保证半年之内就会全数偿还,而且会额外加上一笔红利。

别觉得五兵宗亏大了,原本鸡肋的仙府在被陆台成功打开后,由于灵气充沛,适宜修行,吞宝鲸的贵客,就会愿意居住其中。细水长流,五兵宗半点不亏,商家挣钱,暴利当然很好,可是这种有稳定收入的“钱脉”,才是长长久久的立身之本。

陆台一举成为登真秘境历史上收获第三的幸运儿。

除此之外,陆台从仙府拿到了一门上古登仙术法,和一件名为“鳌山幻楼”的上乘法宝。陆台并未售卖这两份机缘。

哪怕陆台实实在在证明了陈平安与一桩洪福失之交臂,陈平安还是没有太多情绪起伏,只是将那枚赚到的谷雨钱放在桌上,看书乏了,就以手指翻转谷雨钱,让它在手背上滚来滚去。对于陈平安,这是一个解乏的好法子,立竿见影。

这让陆台很是郁闷。说了好些苦口婆心的言语,可是陈平安始终不为所动。

所以陆台每次煮茶,都没有邀请陈平安共饮,当然,估计陈平安自己也没有想法。

陆台是个地地道道的讲究人,他生于千年豪阀、仙人之家,不是寻常的人间世族子弟可以媲美的,所以陆台的气质,浑然天成,既是钟灵毓秀,也是耳濡目染。

斗茶之茶,要新;手法和茶具,要古;煮茶泉水,要清且重;饮茶之人,要净且灵。

陆台跟陈平安相处久了,始终觉得陈平安太死板了,所以是净有余而灵不足,一样还是会辜负他的好茶。

就像今天,陆台又借机提起这桩“天上掉了钱如雨哗哗落下,你陈平安却去屋檐下躲雨”的痛心事,陈平安只是默然不语。

陆台觉得实在敲不醒这个榆木疙瘩,就要放弃说服陈平安了,便随口说了一句大而无当的空洞言语,可世事就是如此无常,陈平安不仅听进去了,而且还用心记下了:“陈平安,你练拳练剑,心都很定,这是你厉害的地方,但是你要小心,心定不是心死,心境可以静如止水,切忌一潭死水。”

这是陆台随口说说的,连他自己都觉得是一些废话,可陈平安竟然第一次主动停下那套翻来覆去的枯燥剑架,坐在他面前,学陆台摆出跪坐饮茶的姿势,有些别扭,与陆台的潇洒风流有着云泥之别,就像是庄稼地里的老农学那老夫子坐而论道,只会摇头晃脑,装模作样。

陈平安摆出这副姿态,陆台觉得挺好玩的。在中土神洲年轻一辈当中,被誉为斗茶无敌手的陆氏俊彦,斜眼打量着浑身不自在的陈平安,怎么看怎么有意思。给他这么一瞧,陈平安自然越发拘谨。

对于真正的读书人,陈平安还是心向往之的,比如齐先生、李希圣,还有彩衣国城隍爷沈温。哪怕是张山峰临时兴起的吟诗作对,都会让陈平安心生向往。

陈平安克服心中的不适,问道:“你是说我的心性,走了极端?”

陆台愣了一下,聪慧至极的他,没有敷衍应付,也不敢妄下断论。

若是面对常人,陆台可以随口胡诌,或是说些不错不对的言语,可是面对陈平安不行。

两人对坐,陈平安一脸认真神色,陆台心中苦笑,好像自己画地为牢了。

陆台心中一动,有些恍惚,来得这么早?本以为只有踏足桐叶洲的陆地,与陈平安相伴游历,经历种种坎坷和磨难,才会出现此契机的苗头,不承想如此措手不及。陆台稳定心境,开始屏气凝神,郑重其事地递给陈平安一碗茶:“慢慢饮,等你喝完,我再说一点我的见解。”

陈平安不知其中讲究,只当是一场找人解惑的普通问答,就点点头,接过茶碗,喝了一小口。

在桂花岛风波过后,陈平安遇上那位爱慕桂夫人数百年的中年汉子,在渡口中年汉子挥手造就的小天地之中,跟中年汉子有过一番问答,以致那位中年汉子竟然说了句“你别想坏我大道”。

当时陈平安便是在说一把尺子两端的道理。他认为舟子的道理走了极端,看似有理,实则无理,因为它还不够完善,不如书上所说的“中庸”。

而道家的根底,是“道法自然”四字。

那次梦中读书,陈平安依稀记得有人说过,儒家的道理,从不在高处,不在到底有多高,而在道理是否落在了实处。那人甚至笑言,咱们儒家的至圣先师,学问已是何等的深远高超,可有一次问道之后,他曾对一名弟子私下感慨,甚至带了点自惭形秽,说某人的道,真高,可是……

只可惜“可是”之后的内容,陈平安已经记不得一星半点了,也有可能是那个人或者那本书根本就没有说。

陈平安这两次“游山玩水”,其练拳的初衷已经从最初的“我这一拳要最快”,变成了“这一拳可以更快,但是必须最有道理”。

陈平安一生中最有分量的一句话之一,是在返乡的一座客栈中,他对粉裙女童和青衣小童所说的那句“如果我哪里做错了,你一定要跟我说”。

无论落魄山竹楼老人,在他身上和神魂上打下多少拳,无形之中,陈平安始终在怀疑自己。

其实在倒悬山上,陈平安对宁姚爹娘说的那句无心之言已经道破了天机,那意味着陈平安一直在否定自己:“是我做得不够好。”

做得不够好,就是错。世间有几人,会如此苛求自己?

这种心态不是无缘无故形成的,而是陈平安本命瓷一碎,之后又经历种种困苦艰辛,种种机缘巧合,使得陈平安不得不试图拼凑出自己的完整心境。

成了,便是日月在天的奇观,群星黯然。

不成,大概便是种种失约,种种失望。

一个人没东西吃,就会饿死,可若是心田干涸,一样会死,只是浑然不自觉而已,今日不死他年死而已。

拼命求生,逆境绝境,愤然而起,奋发向上;可又悄然求死,暴饮暴食,不知节制,七情六欲,心猿意马,种种弊端,即是人心古怪处。

人心之复杂,便是圣人仙人都不敢自认看透。崔瀺在小镇为何会输,便是例子。

循着这条心路,陈平安的心境便很明了。刘羡阳之所以差点死了,是因为我陈平安做错了,所以我死了就死了,讲完自己那点对方都不愿意听的道理,一了百了。

齐静春愿意在小巷与他对揖,但是陈平安还是只记住了剑灵所说的“齐先生在赌,赌那万分之一”,至于为何齐先生愿意相信他,没有对这个世界失望到底,陈平安反而从未想过。

当一个人真正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看过了高耸入云的大山、蜿蜒无尽的江河,看过了那些无比高远的壮阔景象,看过了那些读书人的风流,那些象征着一国威严的衙门、官服,看过了人生无常的生老病死,看过了看似壮烈实则冷血的铁骑阵阵,看过了昔日的朋友变得陌生,愈行愈远而无可奈何,看过了父母逐渐老去,你却始终无法挽留……他在某一刻,就会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孤单。

对于他人的悲伤人们很难感同身受,他人分享的快乐总是一闪而逝,人生只是一场场告别……

陈平安对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畏惧。

刘羡阳、李宝瓶、顾璨都不会像陈平安这样。

顾璨会一门心思想着报仇。

李宝瓶会觉得天地间总有这样那样的有趣事情,沉浸在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里,几乎从不质疑自己,更不会轻易否定自己,所以她才能够说出那一句:“怎么会有不喜欢李宝瓶的小师叔?”

刘羡阳则会发自肺腑地说:“我要去看更高的山更大的河,我一定不要老死在这个小地方!”

而陈平安可能会去做很多事情,比如带着李宝瓶他们去大隋,但是陈平安的心境意象,会躲起来。

陈平安的心思和念头,大体上都是“不动”的。

在龙窑烧瓷多年,少年一直在求手稳,其实就是在执拗地追求心定。

心不定,他就会记恨宋集薪的有钱,嫉妒他有人相依为命,会读书;他就会嫉妒刘羡阳学什么都快,任何事情都是一上手就会;他还会厌恶和看不起那个娘娘腔男子,会在大山之中第一个找到他,不给娘娘腔指出一条隐蔽山路。

凡事有利则有弊,心定了,走了极端,就像陆台所说的,容易“心死”,这其实就是道家所谓的“假死”。

这就是阮邛哪怕对陈平安没有成见,却从来不把陈平安当作同道中人,不愿收他为弟子的根源所在。

这也是为何陆台会觉得陈平安灵不足的原因。

所以剑灵当初看到的少年心境,是一个年幼孩子守着坟头和山头,是草鞋,唯一的“动”,是向南方追逐着某个人的身影。

那个身影,其实正是御剑离去的宁姚。

陈平安送剑给心爱的姑娘的那趟旅程,比起去往大隋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终于多了一份自主意愿——“是我想走这趟江湖”。

我陈平安要为自己做点什么。

所以哪怕羡慕老龙城的范二,哪怕到了剑气长城后,陈平安肩头又多了一副担子,陈平安反而在心境上,比以前更加轻松。

所以陈平安换下了草鞋,穿上了一袭长袍,想要成为剑仙,而且是能够在剑气长城上刻字的大剑仙。

当初文圣老秀才为何会在醉酒之后,拍着陈平安的脑袋说少年郎要喝酒,不要想太多太过沉重的事情,就在于老人一眼看穿了少年的心境问题。

少年不该如此,当静极思动,应该卸下担子,轻松地去做少年郎该做的美好事情。

只是世间道理,听没听说,知不知道,是一回事,如何去做,又是一回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