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三月,寒意稍减。
临街一家茶舍二楼的雅室内,四方翘头雕刻着精细花纹的绛红茶桌上,摆着两只玉白茶盏。
清香袅袅,碧叶起伏。
两位女子相对而坐,正在饮茶歇息。
其中一位是礼部侍郎之女余雪菡。
她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压低声音,开始眉飞色舞地谈论京都的八卦。
另一位脑袋微微向对方凑近,一副正在认真聆听对方说话的模样。
听到好笑处,她唇角微微翘起。
宽袖大衫轻挽,皓白纤细的手指轻柔地放在桌案上,随即又端起面前的玉色茶盏,轻啜了一口茶。
余雪菡分享完八卦,兴致不减,又想起近日来的一件大事。
她看到好友在品尝香茗,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引起对方注意,神秘道:“汐汐,还有一件事,你知道吗?”
姜念汐:“???”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她怎么猜?
她茫然片刻,摇了摇头。
余雪菡好心提醒:“是有关最近名噪京都的裴铎裴招讨使的事!”
她这样一说,姜念汐便想起事情的始末来。
去年冬月,陵州一带匪寇猖獗。
赵将军奉永淳帝之命前去围剿,谁知兵匪对峙,相持不下,迟迟未能攻克匪寇之际,赵将军还被匪寇的流矢击中,险些丧命。
将军重伤,军心大乱之时,前去领兵支援的燕州守备之子裴铎被任命为招讨使,仅率二百士兵,便将匪寇一网打尽。
若单是平了流寇还不足以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热烈的谈资。
更离奇得是,这位姓裴的年少英雄,平寇的时候顺带将与匪寇暗中勾结的北齐将领给捉了。
这下北齐国内顿时大惊,立刻遣人到大周赔礼求和。
如今这支征讨匪寇的军队已经返回,而裴铎的大名也早已传遍整个京都。
想到这里,姜念汐垂下长睫,默不作声地盯着茶盏里的碧叶浮动,等着余雪菡接下来的话。
果然,余雪菡忍不住道:“汐汐,你觉得裴铎怎么样?”
姜念汐:“???”
这个问题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裴铎怎么样,她......似乎也不怎么了解吧。
余雪菡杏眼微微睁大,抬了抬下巴,满怀期待地等着她给出回应。
纤白指尖端起面前的青瓷茶盏,姜念汐轻啜了口茶水,听不出什么语气地夸赞道:“裴招讨使,应该是那种......智勇双全,年少有为的类型吧。”
女子吐字轻柔,音调婉转,光听声音便能引入遐想。
余雪菡闻言立刻附和地点点头。
然后,她露出个神秘莫测的笑容:“不过,裴招讨使未及弱冠,还未定亲,如今已经成为京都贵女的心上人!”
说着,她细眉抬起,压低声音道:“汐汐,我昨日去找袁砚,恰好远远看到了裴铎。单看相貌,那可真是一表人才、俊朗无双呢!”
余雪菡提到的袁砚,正是她的未婚夫婿,其人是去年入仕,现任都察院监察御史。
听完这话,姜念汐瞳眸微微抬起。
眼波不动声色间悄然流转,似乎在回忆什么。
稍顷后,姜念汐看向对面神情兴奋的好友,柔唇轻抿,似笑非笑淡淡吐出两个字:“是呢。”
说完,她像是对这个话题不再感兴趣,复又垂下了眼睫。
衣袖滑动间露出一截玉白皓腕。
嫩藕似的指尖拾起茶著,随意拨弄了几下茶盏里的青梅。
浸过梅子与蜂蜜的香茶,喝起来酸甜香馥,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