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一个个来,都记下,崇祯只好派几个记录管下去把大臣们的变法记下来。
几个小时过去了,很多大臣还站在原位没动,周延儒刚刚一直就站在自己位子上,这群人争来争去,自己还不得找自己,现在叶秦的第五条工商业税是肯定要通过了,可自己未尝不可以通过其它变法措施来弥补第五条带来的影响。
到后面,上来说的大臣越来越少了,刚刚这么多在说,崇祯坐在上面根本没听到几句,自己等下再拿给内阁审核吧,见周延儒几位大臣还没开口,皱了下额头疑惑道:周爱卿你作为内阁首辅,没什么好说的嘛?
臣当然有,臣以为刚刚大家都说的很好,臣朝后会在内阁和众位大人一起严格审议,自己的身份怎么能和这群平常不发言的闲职一样呢,周延儒就等皇上喊自己,整了整衣服,站出来拜道:臣以为叶秦的第三条鼓励农村移民和第四条推广这些伤农根本的措施不能进行,否则动摇我大明的根基。
崇祯想了下,也点了点头,第三条没实行都这么多流民涌入各大城市,实行那土地根没人耕种了,至于第四条,崇祯说道:朕觉得第四条可以在北方大旱地区推广。
呵呵!叶秦心中自笑了笑,有几条本来就打酱油的,不给这群大臣一点讨价还价的退路,估计一条都通过不了,朝后的审议,自己的肯定还有主张会被他们砍掉。
感觉自己胜利的周延儒,得到皇上的支持,更加兴奋了,笑着把自己几条想法也抛了出来,臣以为,我大明必须对百姓实行连坐制,对剿贼不力的将领应追求其责任
果然没好主意,这些方式,没有一条是得民心的,现在这局势,不讨好天下百姓就不错了,还想着惩罚,难道周延儒以为天下永远是大明的不成,崇祯和其他大臣大多也摇头或无视,只有少数几个大臣才对这些措施表示期待。
叶秦你再说说吧!要是好,我看这些都送交给内阁讨论,朕择日会重新召集大家进行下一步的商谈,崇祯对于很多大臣的主张,也没好的主意,只好问起这个变法的发起人,变法实行的好就是利国利民,不好就是加速亡国了,崇祯不得不小心。
大臣们都羡慕的看向叶秦,叶秦以后肯定会得到皇上的重用,也想朝后和叶秦套套关系,叶秦倒没现在朝会本来都结束的,崇祯竟然又问起自己,清醒过来的叶秦拜了拜,把刚刚的看法对崇祯建议道:很多大臣的意见也让草民如雷灌顶,草民受益匪浅,草民只希望陛下变法考虑南北的差异,北方这局面完全可以从变法中去除,故这次变法重点在南方。
在场的都默不作声了,北方除了北京附近和南京附近,其实已经不在朝廷的掌控范围之内了,崇祯更是难受的紧闭眼睛,难道我大明真的需要迁都南京嘛,可祖宗之言不能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