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笑着应了下来。接着,他神色有些尴尬,小心翼翼地道:“殿下,陛下可能没法为你举办册太子封大典。”
沈辞明白这是皇帝又在给他下套,他故意面露失望,强颜欢笑道:“那好吧。”
高公公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出了寝宫找老皇帝复命去了。
“太子殿下听闻不能举办册封大典,心情很失落。”高公公一五一十地道。
“胸无城府,把喜怒哀乐都写在了脸上。”老皇帝沉声道。
高公公斟酌着道:“陛下,我看太子殿下那模样还是很克制的,陛下不如亲自问问殿下,看殿下如何应对。”
老皇帝觉得这提议不错,当日便召见了沈辞。
“儿臣参见父皇。”沈辞恭恭敬敬地行礼。
“免礼。”老皇帝打量了五儿子一番,问道,“朕不给你举行册封大典,你怎么看?”
沈辞心里骂爹,又是道要命题。
思索片刻,他低头拱手道:“三哥如今尸骨未寒,儿臣此刻若是大操大办是对三哥不敬。”
老皇帝一向疼爱三儿子,这话不免引他伤感。他盯着五儿子,冷笑道:“虚伪!”
沈辞心里一惊,立马跪地道:“儿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
老皇帝冷笑道:“今日,高公公告知你没有册封大典,你明明面露失望,如今又说不在意,岂不是虚伪至极?!”
沈辞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重重一磕头,万般委屈地道:“父皇冤枉儿臣了!儿臣得知没有册封大典,心中岂能不失望?可儿臣之后细细琢磨,觉得自己的确愧于参加册封大典。如今三哥大仇未报,傅骁还在逍遥张狂。儿臣一日不手刃傅骁,便一日愧对三哥。”
老皇帝听了这番话,愣怔良久。末了,他摆摆手,疲惫地道:“退下吧。”
沈辞吸了吸鼻子忍住快要流出来的眼泪,委屈巴巴地道:“儿臣告退。”
等沈辞退出大殿后,高公公才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老皇帝问道:“你怎么看?”
高公公思索片刻,郑重地道:“五皇子虽不及三皇子聪慧,但恭孝仁厚,会为自己的骨肉至亲打算。”
这话可就太有水平了。
老皇帝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为各位小皇子撑起一片天的太子。
这位太子可以能力稍有不足,但不能没有宽仁之心。
毕竟,能力不足还能培养提升,但没有宽仁之心必然容不下自己的手足。
老皇帝深深叹了一口气,沉声道:“让礼部准备册封大典。”
高公公心中一喜,面上却不显,恭恭敬敬地道:“遵命。”
一出门,高公公便托人把这等好消息告知沈辞。
沈辞自然高兴,又托人给高公公送了一份礼去,并写了封感谢信:“如今情况特殊,吾不能亲自登门拜谢公公,只能赠予薄礼聊表心意。此次能得册封大典,使吾保全太子颜面,全仰仗公公替吾美言。公公大恩,吾铭记于心。”
高公公看完信,心中十分感动,感慨道:“太子殿下真乃重情之人,这些年真是耽搁了。”
这封信虽然言辞十分恳切,但用的全是大白话。若是五皇子如三皇子一样经受了良好的国政教育,何至于言辞如此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