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纵古论今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42章(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您要是想要看李太白真迹,我派人给你送过去就完事了。”

博物馆馆长和院长两个人是故交了。

“咱们历史文化研究院和博物馆可是兄弟单位啊。”

这个博物馆馆一脸的嘚瑟,说话一股京腔。

但是了解他的人都清楚,这家伙是个工作狂。

他知道馆长这是在故意客气。

谁知道馆长脸一-变:“这话就不能这么说了,我如果把李太白真迹送到你家里给你瞧,那叫私自运送国宝。”

“可是我把文物送到华夏历史文化院去给你瞧,那就叫国宝的维护和保养。”

方青山就把博物馆馆长请到了桌子面前。

这两天的时间,博物馆馆长全心全力都在进行《武穆遗书》的保管事宜。

600多年前的书籍,想要妥善保存,不让他们受到后世细菌的侵害这本来就是一件难事。

一大把年纪了还在岗位上不肯下来,为人处事十分圆滑,可是在对待文物方面却是非常的谨慎小心。

可以说找他做博物馆馆长算是找对的人。

两个人一番客气之后。

“唉?”

“这些字怎么……”

方青山紧紧的盯着博物馆馆长的表情。

来到了这些字迹面前。

博物馆馆长先是缓缓点头,一脸赞赏。

可是紧接着他的眼神就变得奇怪了起来。

他低头趴在桌面_上,甚至都不愿意用双手去触碰这些宣纸。

这也是他多年来保护文物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哪怕面前的这些字迹并不是大唐时期的文物,博物馆馆长一眼就能看的出来,但是仅仅是因为字,他却不敢上手了。

看着看着馆长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他拿起桌子.上的对讲机这里边说道:“把封存着李太白真迹的那个柜子打开做好消毒准备。

这个油腻的博物馆馆长此刻脸上的表情非常的严谨。

“奇怪啊,真的奇怪,这不可能啊!”

博物馆馆长皱眉,从桌子前面拿起放大镜,一点一点的看着。

每一个落笔的笔触,每一个抬笔的角度。

要知道。

华夏历史文化院院长对于文物对于书法的品鉴,仅仅只是和爱好。

可是,故宫博物馆馆长对于文物和书法的认识,可以说称得上的国内前三的大师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博物馆馆长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拿起了对讲机。

“对了,再准备三件消毒衣。”

说完之后,博物馆院长一脸严肃,抬头看向院长。

他都在观察。

要知道,关于国内鉴定字迹,其实是一门非常严谨实用的专业。

不论是从抓捕嫌犯,再到确定文物遗迹主人,再到了解人物性格,在二十年前都不存在的学科,现在已经逐渐的被普遍应用。

现在的博物馆馆长应该以为自己找了一个模仿李太白书法的大师,想要搞赝品拿出去卖钱吧。

“老夫什么人,你还能不知道吗?”

方青山没好气的说道:“情况不是你想的那样。”

“怎么回事啊老方,这些……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搞来的?”

“你想要干嘛?”

一听故宫博物馆馆长像自己这么提问,方青山就知道他误会了。

要不是因为夏风的话,他怎么知道故宫永和宫之下埋着的就是《武穆遗书》呢。

“夏风?”

博物馆馆长这两天满脑子都是这个名字。

“是夏风。”

前几天夏风搞出来武穆遗书,就让整个故宫博物馆所有的人围着这件事情转了好多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忙完呢。

他又搞出来了一件什么事儿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