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父早已经将凡世之事抛于脑外,所以不记得自己的年龄是很正常的!”
杨易帮着解释道。
显然孟若卿对这个答应不注意,继续道:“大师已经忘了自己的年龄?”
“那请问,大师是那一年出生?”
“我还年龄都已经忘了,怎么还会记得出生在哪年?”
林大师笑得很洒脱,别说真有点世外高人的意思。
“哦?我可以是记得,大师前几天刚过生日。”
“当时光给你拜寿徒弟、信徒,就有上千人。”
孟若卿仿佛变了一个,句句紧逼,句句都说到要害上。
记得住生日,记不出生在哪年,这个没法解释。
林大师微微一愣,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我的生日本也忘了,现在记得是我悟道之日,便是生日了。”
这个解释也算说勉强得过去。
“敢问大师是那一年悟道,怎么悟道?”
孟若卿的嘴机关枪似的根本不给对方思考时间。
“这个……这个,可以不回答吗?”
林大师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再问下去准出事。
立刻转移了话题,吩咐杨易拿过本影集来。
翻开之后,里面都是林大师与各路名人的合影。
李二和也凑过来看……
“这不是少林寺的主持方丈,轮起来他还是我的师侄。”
“这是XXX,现在是某省的大员,当年走头无路求指点迷津。”
“他,可不得了,大款,在我的点拨下发了。”
总之不是大款,就大员,要不然就是得道高僧,高道。
不是他给晚辈就是他点拨过的。
摄像师大浩拍得那是认真,同时频频点头感叹。
羡慕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李二和却不以为然,这是八十年代信息十分闭塞。
他说是啥就是啥,根本就没办法证明。
看完相片,林大师站了起来:“走带你们去看看我的练功房!”
“大师,一会你给我们表演、表演,我拍一些,回去好在电视上播。”
大浩这么说一半以上私心。
“好,这个没问题!”
看来这个林大师是个表演型人才,就是老百姓说的“人来疯。”
来到练功房,杨易指着地两个坑说道:“看到没,这就是我师父蹲马步的地方。”
我菖,这肯定是便秘,要不然干啥使这么大劲?
李二和暗暗好笑。
“快拍,快拍下来。”司机小刘催促着大浩。
“这是干啥的?烧水洗澡?”李二和指着不远外架在火上的一个缸说道。
“我师父一会要表演,火中取栗。”
没等李二和说话,小刘用肩膀碰了他一下。
“不懂了吧,就是把手热伸到热油之中捞东西……”
李二和假装吃惊:“炸手玩?那还不炸熟了呀!”
“人家有气功护保,你当是你呢?”
小刘有点不高兴,可能是感觉李二和对大师不敬。
李二和是全然不在意。
此时林大师已经走到,一台电扇的前面。
面带微笑,看样子马上就要开始他的表演了。
杨易很是知趣地上前打开开关。风扇“呼呼”地转了起来。
八十年代的电扇,扇叶都是金属的,不像现在都是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