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木门打开。一个褐衣百纳,满面菜色、瘦骨嶙峋的老和尚。走出门外,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弥陀佛!老和尚一听说是贵客登门、敬香礼佛!不由大喜,赶紧引领五人进入寺中。又招呼几个精瘦的小沙弥,速速将马骡牵到马栏里喂水喂草。
老和尚法号清玄。一路为走在前头,器宇不凡的汪鹏讲解本寺由来。因为他口音难辨,又絮絮叨叨。一点没有得道高僧的故作高深状,反而热情迫切。仿佛汪鹏在现代景区常遇到的推销客。
老和尚也不容易,如今普通百姓都难以糊口。哪有余力再来添个香油钱。世道艰难、本寺又很偏僻。原本盛世时,人们不辞辛苦远路而来,古刹也曾香火旺盛。自打万历年后期开始,这里也慢慢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清玄原来的师兄师弟们实在熬不住,就分了庙里的钱财都散了。现在也就只剩清玄一个人守在这里。
几个瘦弱的小徒弟,也都是周边乡民,硬塞到庙里的孤儿。乡民们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只能求佛主慈悲,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寻个活路。老和尚领着几个小徒弟虔诚的守着这个寺庙。靠寺旁几亩薄田产出艰难度日。
今日难得有贵客登门礼佛。怎么也得舍下老脸,让贵客留下点香油钱!自己倒是无所谓,可小徒弟们都慢慢长高了。要提前给他们添件厚实合身的棉袄,好度过极寒的冬天。
汪鹏哪里知晓这些幕后故事。加上心中有要事,也就没仔细听。只是不住点头示意,总觉得老和尚老盯着他被儒巾遮住的光头。
来到殿中,汪鹏在老和尚惊讶的目光中。解下背包、大大方方的取下儒巾。推金山、倒玉柱,噗通一声跪在佛前软垫上。结结实实,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
站起身来,接过旁边小沙弥点好的三柱高香。插在香炉里,又双手合十,鞠了三躬。心中默念,请佛祖保佑我、回家之路一切顺利!
汪鹏回过头来。先从怀里摸出大小差不多的四锭小碎银。分别给了几名家丁,感谢一路辛苦。几人笑笑、也不推辞,道谢后收下。
汪鹏在老和尚炽热的目光中。将怀里剩下的、这些大大小小散碎银两。一股脑都投进功德箱内。老和尚清玄喜笑颜开。赶紧邀请贵客,到后院雅室品茗论佛。
汪鹏戴好软方帽,提起背包。和老和尚来到后院一个静室。喝了几杯茶水后,又向老和尚讨要了几本佛经观看。听清玄谈佛说法。
四名家丁中,有三个在门外假装看风景。小头目甘策坐在屋内喝着茶,也一副认真聆听佛法的模样。汪鹏心说盯得挺紧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嘛哩嘛哩哄、看我尿遁之术。
他故作尿急,让小沙弥领他去茅房。汪鹏一手提着包,一手假意在包里抽翻纸巾。来到后院墙角、一个半截式木墙、茅草铺顶的茅房内。看似随意一瞥,见几名家丁已经远远分开站着。成半包围状、没跟过来。
汪鹏打发了小沙弥后,迅速背好包。蹲在木板墙后,遮住家丁们的视野。从怀里掏出怀表,娴熟的推出光圈。快速拉开半人高,汪鹏猛的一下通过光幕。回过头来再以最快速度缩小光圈,收入怀表之中。
一切搞定,
汪鹏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
好好的叹了口气,
环顾周围这熟悉的布置。
不由开怀大笑!
哈哈哈哈!我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