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拉回来,汪鹏沈凌云卿卿我我的一顿午餐吃完后。刚收拾完,性急的夜不收小队长陈昌平,已经带着扩大一倍的古代特种侦察兵们来领衣服。从9个鸳鸯队精挑细选的新队员,也逐步融入这个荣耀团队。
唯一一名新人就是倪二的大哥倪大,因为箭术过人,百步穿杨原本那是夸张,但他用汪鹏带的重弩能轻松做到。
从小被生活所迫,射不准就没得吃,多年射野雀练出来的眼力和精准,让倪大在寨丁里大放异彩。
可惜在登记名称的时候,汪鹏随意的给他们兄弟起了一个叫倪刀,弟弟就叫倪剑,要是汪鹏知道这两兄弟都是天生的特等射手。
怎么也得起个倪广、倪由基啥的。要不然也要叫倪海峰也不错。
汪鹏夫妇老远就听到陈昌平咋咋呼呼的声音,赶紧迎过去,带到充当临时仓库的教室里,安排学生登记发放。考虑到夜不收小队外出较多,汪鹏给他们每人配发十双厚厚的防寒棉袜子。
这种极寒天气,脚部保护不好会出大问题。其他物资也都和鸳鸯队一样。大伙当场就把军绿色的棉袄套上身,厚厚的“四块瓦”军帽也都戴上。陈昌平尤其喜欢军帽上的鲜红五角星。直夸好看。
这一开了头,人就源源不断,一直忙到天黑。汪鹏安排点燃了电石灯,当初这玩意在山寨刚拿出来时绝对引起轰动。习惯了黑夜用火把和灯笼蜡烛油灯照明的人想象不到,居然有如此这雪亮刺眼的灯光,远远不是微弱的烛光能比拟的。屋内用火把又不方便。
原本汪鹏是给学校的学生,和盐场的夜间打盐花用的。结果各个项目都来讨要,以加班生产的让汪鹏无法拒绝的理由又搞了一批电石灯和大量电石过来。认真交代了使用的危险性,教会了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才分发下去。
电石就只能靠汪鹏偷运过来。没点亮电的科技树,想自行生产还是空中楼阁。有了灯光照明,学生们也增加了学习时间,加快了学习进度。
汪鹏和沈凌云带着徒弟,好不容易才把防寒物资全部发放完成。这大棉袄好啊,寨民们都是赞不绝口,平时穿着暖和,晚上睡觉还能当被子盖。
其实山寨里的原来熟悉的寨民们,也都会对汪鹏时不时变出来的新奇贵重物资有过猜测。但都是心里有数,大家连议论都无,闷声发大财而已。谁也不是傻子,有也是装傻。
汪鹏辛辛苦苦搞来的物资,可没只顾着自己的小家。全体寨民都是受益人,刨根问底干什么?有什么企图?哪怕汪鹏就是神仙下凡,那也是来扶贫济困的好神仙。
听他的话,跟着他走就是了,打听那么多干嘛?这日子不是越来越红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