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16章 崇祯 袁崇焕 毛文龙(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而为了洗白白,袁崇焕已经将辽东所得花的七七八八,那可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是右屯卫和大凌河城池的七八成的修建款项,因为钱款都被他转移贪没,缺丁少粮的辽东两道重要防线,断断续续修了一年多,也没修出模样。

记住网址

被黄台吉带兵一冲即散,而袁崇焕正好平了帐。因为此事被九千岁深深记恨上,平时搞点辽东的钱款,魏公公也没介意,出身市井的九千岁用人之道很简单,不怕你贪,只要你能把事办漂亮了。结果钱被你赚了,事情还搞砸了,要你何用,养条狗还能叫几声呢?

袁崇焕本以为就此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谁料想平地惊雷,天启帝驾崩,崇祯帝登基,魏公公倒台,新皇给他加官进职,眼看着就要重新回到,那个爱恨交加的辽东舞台。

已经不再天真热血的袁崇焕,没有迅速赴任,辽东那个烂泥塘,什么德行,他是一清二楚。从几位好友的来信的只言片语里,他已经知道这个小皇帝是个什么样的性子。

要博得他的信任并不难,难得是朝堂,后方如果没有坚定的支持,想在辽东大展拳脚,就是个笑话。

于是袁崇焕,并不着急,给小皇帝上了份情真意切的请假条后,在这个崇祯元年的正月里,借着年节的理由,抓紧时间和各方大佬们紧密联络,把功夫用在题外,说白了不过都是利益的交换而已。袁崇焕的想法就是先成为李成梁那样的封疆大佬,有兵有将有地盘,镇守辽东三十年,先后十次奏大捷,朝廷只能依仗,加官进爵,赏赐不断,绝不敢擅自夺权。像戚继光那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在袁崇焕眼里,那真是个傻子。

此时的辽东皮岛大明东江镇的军寨中,一面稍显破旧,满是风霜的大旗,在凛厉的寒风里猎猎作响,仔细看,旗上几排描金大字:“太子太保平辽大将军左都督东江总兵官毛”

我们的毛大都督正和义子们欢聚一堂,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毛文龙字振南,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山西盐商,发家后举家迁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

文龙幼时,受母之影响,“幼从学,习经生业”但“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很难取得像样的功名

万历三十三年春,文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只身北上,入京拜访母舅沈光祚,荐于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