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说:‘凡铁炉用盐和泥造成,出炉未炒为生铁,……熔流时又作方塘留之,洒干泥灰而持柳棍疾搅,则熟矣。’这种冶铁技术减少了炒炼熟铁时,在熔化的过程,缩短了炒炼熟铁的时间,降低成本,是冶铁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而现在方以智才18岁,书还没开始写,宋应星已经开始写了,也要10年后才出版。汪鹏早就把这些书籍改头换面后,交给大匠们学习,不认识字的,就由学员兵为他们读,还是那句话,很多东西一点就透,几个大匠都是受益匪浅。
汪鹏没有自以为是的把什么现代的高炉图纸搞来,或从现代搞个炼钢炉来,技术的进步,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他自己也不专业。
没有专业的现代知识储备,没经过正规钢厂的培训和实操经验,搞出来也没人会用。还是用明代工匠熟悉的方法来,汪鹏能做到就是推进技术进步的速度,比如增加水力鼓风机,当然现在冬天没有水流,那就用大青驴子推磨式的方法,有了初级轴承,只要简单的转换装置,就能把圆周运动改成往复运动,这个真不难,两头驴子推动木盘运动,带动风箱,比单纯的人力风箱要提高数倍功效。只要四头驴子,轮番上阵,鼓风机就停不下来。
比如耐火材料缺乏,有古方啊,瓷器粉掺杂在普通黏土里,烧制后就是不错的耐火砖,提高炉温的,热风侧吹法,汪鹏也找到相关的图纸,铸铁的管道也不难实现,为了防止吹风口的铁管融化,一圈的铁管,外接冷水循环的水冷方法,也不是什么技术难点。
只要能把冶铁高炉与炒铁地炉串联好,成功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有了源源不断的铁料,很多计划才能实现。
汪鹏最看好的就是这条从山间奔流出来的河道,就是水速不太大。等河水化冻后,还要依着山势建水库蓄水,建导流槽增加水的力量,推动一排水力机械,有了简单的水力鼓风,水力锻床,水力钻床,水力车床等水力机械。水力磨坊都可以顺带着建起来。这个工程量可不小,要一步步来。
有了水力锻床,哪怕功率再小,也比人工敲打来的更稳更快,百炼成钢就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板甲也就随之出现,有了板甲,普通的弓箭就成了笑话,力气再大,弓力总是有限。古人不是不知道板甲的优异防御功能,一个是制作不易,再一个不像鳞甲损坏后直接更换甲叶就行,板甲坏了不好修补。
汪鹏计划是把现在的半身甲,全部换成板甲,鸳鸯队的冷兵器手,板甲加链甲加棉甲,都成为人型坦克,牢牢的顶稳防线,后排的铳手才能放心的输出,炮兵才能得到掩护。只要防线稳住,如雨的大口径铅弹,会让敌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