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村都有八九个基干民兵,他们回去后在农闲时,组织训练十倍的普通民兵,保证每个村都有三个哨的基础鸳鸯队,有了这将上百人的武装,就可以保证村子不被小股的流匪响马骚扰,而红旗庄再招兵时,也会优先从民兵队里吸收有过基础训练的兵员。
汪鹏给民兵队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也授予各村的红色军旗,左上角大黄星,中间是某某村民兵大队。
鼓励大家一边生产,一边训练,守护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乡亲。
黑虎军这边孙勇军负责,按照各队实际人数,重新编排,他手里也有了80个鸳鸯队,编成26个哨队,四哨合一,组成六个每总150人左右的百总队,他现在也是名副其实的千总了。
陈昌平也没闲着,提前把这几天物色好,并谈过话的三十多个有特长的新兵收入囊中。也算是百里挑二了,把自己在红旗庄的队伍翻了一倍,现在也有四队近六十人了,正好六个小队,合成两个中队,他是队长、丁豪副队长,每人领三个队。下一步就要开始骑兵训练。
出乎汪鹏沈凌云的预料,不管是入伙的新兵,还是民兵,基本上都选择了内部发行的解放币,其实也很简单,新成立的供销社,虽然还没营业,但是那丰富的物资已经让去参观的新兵们早就激动不已了,问清楚价格后,早就计划好军饷怎么花。
新军成立大会后,全体放假,所有新兵给予三天假。回去陪陪家人,以后休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前期有大量的训练在等着他们。
散会后所有的新兵和民兵们抓紧时间,轮流去供销社采购心心念念的物资,再次在操场按村集结成二十五个队,都换上了新军装。
牛二叔带着后勤队的人,把五十辆牛拉大车分给每一个村。每村两头牛,两部装了自己产的轴承的大木轮车,牛车上装着汪鹏特意从现代采购的高产耐寒春小麦良种,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
有好种子,即使土地贫瘠一些,没有现代的那么多化肥,也会比现在的大明麦种产量翻倍。一亩田种20斤,收个两石划到现在的300斤,就算是肥田收成不错了,普通的地正常只有一石多,现代的亩产低于千斤都叫减产。
汪鹏没有圣母白莲花,斗米恩、升米仇的故事并不稀奇,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千奇百怪,不是你对他好,他就一定会给你回报,就像这次黑风寨对这二十五个村,算是大恩了吧,看看来从军的人数还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真的脑残难医了。
好麦种当然只给拥护自己的人。每村两头牛和大车,也是交给村长统一安排,先保证军属家使用,然后是村干部,接下来是基干民兵,最后是普通民兵。
普通村民要用也可以,等排完队后,要负责打好定额的草料当租金。
所有正式入伍的新兵,都带了一块铜牌回家,上面是标红的光荣之家四个繁体字,给足新兵面子,至于敢不敢、愿不愿意挂在门头上,没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