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94章 特么的这叫匪?那官军是什么?叫花子?戏子?(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何苦去惹那些杀神,这样互相不打扰,和谐相处多好。

话说刘千户背后支持的商队,去年一年在红旗城可净赚了八千多两现银。

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老刘家全部家产加起来,也没三千两。加上自己在这边收的贿赂和常例,妥妥的万两白银。这还是上下打点妥当,连商队伙计都赚的腰包鼓鼓。

上司王承恩公公,也是对他青睐有加。手下的弟兄也是衣食不愁,办起事来雷厉风行。

有权才有钱,有钱权才稳,这是刘千户自己总结的经验。

在红旗城眼中,自己可还是黄县的四把手,正经的大明典史,这个商队是黄县令马鼎文,鲁家庄庄主鲁泽文、刘振刘千户三人合伙的生意。

由鲁庄主作为明面上的,出钱出人,召集车马人手,组建商队,马鼎文投入自家的几千两个人积蓄,和官方的凭证及路引,包括一路上和官方打交道的“介绍信”。

刘千户也把自己在登莱挣的两千两银子,全部投了进去,又给鲁泽文搞了个登州府正七品锦衣卫总旗的官方身份,配有腰牌官服绣春刀,还写了一份公文盖了章,万一遇到官方为难,可以用锦衣卫奉命便装办差的名义脱离困境。

有这两条线保驾护航,鲁泽文的商队那是风生水起,现款现银从红旗城运出上等的海盐,一路通关过城,直接运到真定府,已经提前联络好的对接商行,早早的就在境内官道驿站安排了刀客护卫接应,小股的匪人连边都不敢靠,这都是拿着制式武器,车队里还备了三十付甲胄的。

这些地方的坐地虎也是热烈欢迎,为啥呢?只要六成的现银,其他的用人换,鲁泽文用煤矿招人手的名义,一个人头1两银子,抵盐款,但需要对方出具官方的路引,证明是良民过境。

这不就跟傻子送钱一样,真定府靠近河南陕西这些地方,已经有大量逃荒的人聚集,随便吆喝两声,发点杂粮饼子,就能拖来几千号。

能在当地玩私盐的,谁在县府都有自己人,出个路引就跟写个便条一样容易。

合作方又有正经的官方凭证,无须担心。

对当地的县府来说,有正经的理由,把流民弄走,对地方上也少了很多不安的因素。

别人招工都要青壮,这边要拖家带口的一家子都来,老少不问,男女不限,单身的汉子反而不要,这也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

对此,当地的官员也是非常支持,不但没有为难或敲诈,反而还会提供一些压仓的陈粮,当然这个要按新粮付钱的,回头做个帐,官面上库粮就是给难民熬粥吃了,私底下钱就按规矩分了。

嚇,这下可把真定府的坐地虎乐坏了,这就眼睁睁的白捡的半价盐啊,也是很上心,第一次交易就搞了七百多户拖家带口的流民,三千多口,直接抵了四成盐款,双方都是皆大欢喜。

不是不想多带些人,一个是人再多点、粮就不够了。

二个是人要再多点、也就管控不住,不像现在,一家一家的编成组,男丁在外围,妇孺在内,老实听话有饭吃。还能帮着推车做饭。

第三,要是真的聚了上万人,绝对会被当流寇给剿了,就这穿府过县时都要提前打招呼,黑压压的一帮人,可不得把官老爷们吓坏喽。

这也是鲁泽文,为什么不自已去招流民,白白的花出一人一两银的原因。

一路穿县过府六七百户,三千多人,没有当地官府证明,你说你是招工?别闹了,老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