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有六,南为两门名安定、泰和;东亦两门名平夷、广顺,西为肃清,北为镇远。
东门外有瓮城。城外有护城河。城中东西并列钟、鼓二楼和华表柱。当年的辽东都司、总兵府官署,均设在南城。
北城比南城小了一截,南北宽2里,东西长4里,城墙先土筑后包砖。城门三,东为永智,西为武靖,北为无敌。
辽阳城在辽东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
“一座辽阳城,半部东北史”。
说个最简单的,辽阳城东南边的太子河,这太子可指的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丹。
“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当年太子丹送荆轲、秦舞阳刺秦事败后,肝胆俱裂的燕王怕挨秦王的暴揍,当众把太子丹斩杀于此,后人纪念才改名为太子河。
辽阳歌(明)张鏊
辽阳春似洛阳春,
紫陌花飞不见尘。
莫惜万金拌一笑,
几回裘马换新人。
如此繁花似锦的历史名城,袁应泰这个东林嘴炮党,志大才疏,手里几万人用不好,还有白杆兵和新戚家军在手,结果先沈阳再辽阳,白白便宜了野猪皮。
“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规画颇疏。廷弼在边,持法严,部伍整肃,应泰以宽矫之,多所更易”
只要是来投降的鞑子,袁应泰不分良萎全部收下。神经病一样!还不听劝,越劝越来劲。最后就是这些降鞑开了城,自己在城墙上自尽。
真正是“平时乱搞蛇经病,临危一死报君王。”活活坑了几万强兵,数万百姓。
建奴当年就是靠着降兵入城,突然易帜。赚了个大便宜,而现在,嘿嘿,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大明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八,黄台吉号称十万金萌联军,三路大军接连袭破喜峰口的三个子关,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攻入大明朝京畿重地。
可惜没有实时通讯,如果黄台吉知道老家被抄,辽阳、沈阳、萨尔浒全部被东北军兵临城下,会不会直接就气死在京城宏伟的城墙外,让崇祯皇帝,直接捡个大便宜。
辽阳城中,岳托看着南城外,一队队的东北军,极其嚣张的,就在南门护城河外五百步左右,大摇大摆、毫不掩饰的建立攻击线,他气的牙根都痒,但是却毫无办法。
短毛贼这是要主攻一面啊,看远处是红旗招展,铁甲成片。
十月二十七下午,这些短毛贼哨骑抵达城外,扬威耀武不可一世,到了天黑前大部队抵达,星星点点的篝火漫山遍野,人喊马嘶,喧嚣了半夜。
到了第二天,雪花飘飘洒洒,在整个南城横着三四里地的墙外,也是横着四五里地的军队,粗粗一看都有两三万。满眼都是铁甲,满眼都是猎猎的赤旗。
尚未攻城,那彪悍的杀气,已经让守军呼吸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