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农活的就教《农友歌》
……
往日穷人矮三寸哪
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哪
天下的农友要啊翻身啊
自己当家作主人哪
赤旗招展红满天啊
鹏大帅是我们引路的人啊!
……
工匠的就教唱《咱们工匠有力量》
……
咱们工匠有力量!
举起了铁锤响叮当,
造成了犁锄好生产哟,
造成了铳炮送前方!
嘿!嘿!嘿!嘿!
咱们脸上放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
女人们就教唱《赤旗娘子军》
……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扛铳为百姓
……
商贩类的就带他们去参观东北军的福利社,介绍各种的货物和价格,需要购入那些物资和收购价。
不多的一些读书人,安排去参观城里的图书馆,可以免费在这里阅读,但是书不能带走和损坏。
短短的半个月,让这些京畿之地被俘的百姓,大开眼界。到了正月十五,没有糯米当然也没有元宵,两万多人从辽阳和沈阳分别出发,一路往西,最后在大凌河边的广宁右屯原址汇合。
现在只有一排排的帐篷,辽国公府早就下文通报过锦州城,知道东北军厉害的祖大寿,哪里敢怠慢,也早就安排好了接应人员。
辽国公沈大虎头戴八梁的国公冠,腰佩超品的玉带玉佩,一身四爪蟒龙座龙纹国公袍,威风凛凛。亲自将百姓送到大凌河畔,挥手道别。
拯救百姓也是要记功的,对祖大寿来说也是锦上添花的功劳,何乐而不为。
两万多百姓浩浩荡荡跨过冰封的大凌河,很多人都回过头来,给勒马大凌河畔的辽国公磕头感谢,东北军不兴跪拜,但是无此难以表达,对东北军大恩大德的感谢。
每人身上都背着东北军送干粮袋,够他们一路不用饿着肚子赶路,怀里还有东北军发的路费,每人二两银子。
辽国公仁义啊!
这些人一路顶风冒雪,辛苦跋涉,回到家乡后,幸免于难的家人,族亲纷纷寻来,又是抱头痛哭数场。
原以为被建奴鞑子抓去,从此为奴难见天日。谁知道碰上了东北军这个大救星,这一路的惊险和在辽东的经历,也像一枚枚大石投进湖面,激起一波波的涟漪。
人世间居然还有如此乐土,东北军的形象渐渐的在百姓中丰满起来。
而对于很多商人来说,这就是商机啊!自打建奴占了辽东,白山黑水的物产,价格已经高到离谱,别说辽参、东珠这些贵货,就是往年价格还可以的皮草,现在市面上根本就难看到。
天气寒冷,这富贵人家的貂皮、熊皮袄,也只能把旧的翻出来,收拾收拾继续穿。
更不要说普通的榛蘑、松子、药材等等,都有价无货。原本建奴凶残,商户们对出关做买卖,都心有余悸,对东北军又不了解,不敢随意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