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下三道及京畿道都体察使,领中枢府事李元翼,在汉城南方400多里外的全州,辅佐“分朝”的王世子李望,负责稳定后方并招募勤王义兵。
他手里也就三万多兵卒,大半还是下三道豪强家族派出来的家丁,名义上勤王,实际上只想和王世子拉上关系,更多的是看看风向,李元翼能指挥动的也就一万多兵马。
整个棒国能战的、受过训练的部队基本上都在汉城里,作为一个人口上千万的藩国,看起来很奇怪。
其实一点不新鲜,君不见大明亿万人口,现在能战之兵也不过就那么十几万,还都是募兵、也就是雇佣军。
大明正儿八经在兵册上的部队是各地的卫所兵,纸面上有几百万,但是有个屁用,一个千户所,能凑齐五十个像模像样的兵,那还是这个千户舍得花血本,才养的家丁。
大明都这样搞笑了,作为竭力模仿大明的棒国,更是丢人现眼。也就王室自己的四个营头还有点模样,其他的都是渣渣。
三十多年前仅有的正规军,被倭寇打成翔。不是大明出兵,现在半岛早就改说“阿里阿多了。”
战后一代人在废墟上好不容易又恢复过来,三年前又被建奴再次打成翔,。
仅有的一点军中精锐再次被打没了。现在这些兵卒,比百姓也强不了不少,穿个号衣,拿个长枪,就算是个兵了。
棒国除了王室被消灭的四个营,真正有点单兵战斗力的,其实不是正规编制的兵卒,而是各个将领的亲卫队,次一点的就是豪强家族的家丁队。
这些人衣食不缺,待遇不错,就靠着一身武艺或蛮力,在主家混口饭吃,普通的兵卒连大明卫所兵都不如,就是一帮奴隶兵。
汪鹏收到江华岛海战大捷、登岛作战大胜,棒国王室和两班重臣大部被生擒后,决定不再耽误时间,于四月十八正式开始攻城。
汉城位于棒国半岛中部、地处盆地,宽阔的汉江迂回绕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60里,共有四门:东大门(兴仁门)、西大门(敦义门)、南大门(崇礼门)和北大门(肃静门)。
汪鹏亲率第三旅,也就是他的红武军近卫旅主攻北大门(肃静门)。陈昌平又和丁豪换岗,亲率第二旅攻西大门(敦义门)、王柏树率领第一旅攻东大门(兴仁门)。
南大门(崇礼门)不用攻,王灏和李正卿率领六艘“致远”级战舰,顺着汉江航道已经封锁了航道,原有的两道浮桥被直接撞断。
汉城南边的汉江呈一个巨大的w字,航道宽度最大达到2里路,平均水深17米,故此致远级炮舰,毫不费力的纵横汉江。
每艘船上8门,射程高达千步的24磅重炮,在汉江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汉江上棒国那些残存的巡江快船、渔船、官员的楼船等等、一部分被击沉,一部分投降,还有不少逃亡上游而去。
汉城周边的汉江水域,
红武海军就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