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漂亮小媳妇贴个面膜啥的,好好滋润一下,咱们鹏哥儿可是个疼老婆的好男人。
……
赤旗下的夏收夏种都已经完成,系统内的自然是大丰收。
来自现代的良种,加上土化肥,绝对的天然绿色食品,产量要是和现代比那就叫严重减产,但是在大明朝,那可是翻倍的丰收。
各个基地快要空了的大粮仓,再次堆得满满当当。
乐浪省的梁峰梁省长汇报,各地的征粮一帆风顺,新获土地的百姓,只想多交,没人少交。
开玩笑呢,白赚了那么多的粮食。
交上来的粮食都是晒得干干,筛的净净。生怕被说出话来。
乐浪百姓真真实实的得到实惠后,对新政权的拥护再次达到了高峰。很多“贱民”第一次全家真正照饱了吃,不再担心下半年的肚皮,成堆的粮食,给了他们最大的安全感。
为什么才收一成的租,这一点,开始时大家也都讨论过,原本定的是三成。后来还是汪鹏一锤定音,就一成,而且基本上不会变。
汪鹏给大家举了个例子,给你一个抱不动的大西瓜,还是给你个苹果来的震撼!
整个系统一不缺钱、二不缺粮,没有乐浪大家也不缺吃少喝。
与其想着从乐浪百姓头上割韭菜,对于整个系统和组织来说,更需要乐浪的百姓自给自足,和对赤旗的真心拥护。
表面上一成的税收很少,甚至可以说低的出乎意料,低的百姓都不敢相信。和棒国的封建统治不一样,真正到政府手里的,连半成都不到,全部都被上上下下的人捞去了。
而对于新的乐浪省来说,这一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一成,足够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转。
但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光有粮食是不够的,吃饱肚子只是最基本的需求,下一步油盐酱醋要不要?衣服鞋帽要不要?针头线脑要不要?想种好地多产粮,铁器工具要不要?
这些东西,可不会像黑风寨的时候,人少可以发的,这上千万人的大市场,可真发不动,百姓想买就要去卖多余的粮食。
好吧,给个公道的价格,百姓就有钱了,潜在的最少三成的铸币利益可不是个小数字。
乐浪百姓的消费,哪怕是很低级的消费,就是个多么大的市场需求。
开到每个县的银行和供销社,才是整个乐浪省的盈利大户。
以前是没钱没粮,现在堆满屋子的粮食,去换呗。现在县太爷说了,粮食专卖,统一在县里的粮站收购。
离县城近的就推着车挑着担子,去卖卖看,现在用的新标准,公斤和市斤,以前的一石谷子,折算现在的,叫60公斤,120斤。标准价一块银元。以后不知道新标准多重,就拿这银元称,一个银元就是新的一两。
这边也卖粮,是碾好的大米,有糙米,有精米。按照正常稻谷出米率7成算,一斤糙米卖8个新铜钱,真不贵,等于是收了一成多的加工费,精米卖10个新铜钱。
对普通百姓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以前家里顶多也就几十个铜钱,现在不顶用了,要到钱行,哦对,叫银行去换新钱,虽然要折价,但是能给换就不错了。
卖了粮,口袋装上了叮叮当当的新钱,总觉得不踏实,那么一大堆粮食,够全家吃一个月的。
很多人赶紧又去县里的供销社买东西,早就听人讲过,什么都有,价钱不贵,但是只收新钱。
有熟悉城里的人一看,这不是那个谁谁谁,那个叫什么老爷的大铺子吗。
哦!对了!早就挂绞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