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虫洞去明末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503章 大明攻略计划和理念(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棒国骨子里还是四种人那一套原始血统论,相对来说也好处理。有杀错没放过。

而大明和其他国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如果不妥善处理,搞成全面内战,就失去了汪鹏的初衷。

所以,对大明的攻略,咱们的鹏大帅压住了军方激进派的速胜论。支持了军情局稳妥派的围旗论。

整体方案很简单,先占金角银边,再渗入占点,连点成线、扩线成面,不求快,但求稳。

边界上保持和大明和谐稳定相处,不在相关接触部,刺激大明敏感的神经。如登莱、如辽西。连黄台吉都没急着去杀。

辽东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以登莱和辽东人为主,辽东人很多祖上就是山东过去的。

生活习惯、语言风俗都很接近,融合的也很顺利。

后征服的耽罗岛,明显就是异族,大部分连语言都不通。

但赤旗下的军队,是以解放者姿态,强行让这五六万人适应新的生活。

对待后金更是辣手,男丁全灭,斩草除根。不考虑一丝融合的问题。

现在的黑吉地区,那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尤其是黑,大脑斧比人还多。

这一片很简单,展示东北军的强大,对这里相对原始的部落真诚对待。

通过沿河的商栈,用盐、粮、免费村小,用更文明、更幸福的生活,诱导这些猎人们加入。

大明就很麻烦,举个简单例子,用盐和银子换来的人口,开始是河南为主,后来又多了山西。

现在又加上陕西,那边已经打成一锅粥了。但凡还能跑的动的,都在跑路。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以地域集合成小团体。一直到现代地域黑都依然嚣张,更何况古代社会。

这个真没有啥好办法,好在都是穷苦人,没那么矫情,天然的阶级属性,融合起来还是很稳定。

通过入伙后的学校、军方、农场、工坊等扫盲教育,大部分人已经能磕磕绊绊的说上普通话,正常交流没有问题。

你想想大明有多大,只能通过军情特勤深入目标城市后,逐步融入当地社会,建立稳定的势力,挑选出合适的人手,择其精英送到红旗城培训学习,再返回原城市。

速度虽然慢,但是走的很稳,每一天都在向预定目标前进。

一旦易帜,一群熟悉当地情况,同音同城的有充分准备的团队,在强大武力支撑下,接手当地政权,才能更加顺畅,更容易被当地绝对大多数的底层百姓群体所接受。

设身处地的想想,一群满口马拉巴子的东北汉子,在开口就是丢雷老木的闽广,连日常沟通都是鸡同鸭讲,还怎么开展赤旗最拿手的政治攻势?

话都听不懂,谁知道这一帮外地人想干什么?如果有心人一挑拨,就是开打。

举人老爷、秀才公那都是文化人,很多老百姓还就信他们的话,谁让自己目不识丁呢!

反过来,如果身边的人告诉你,那谁谁谁家老三,他带着队伍干死了黄世仁,救了白毛女,领着乡亲们闹革命、给穷苦人分田到户,你会怎么想?

那还不赶紧上啊!都是乡里乡亲的,他爹还在咱村吃过席。

那真是自己人,不会坑咱们,早点入伙,没准能分个几亩水浇地呀!

水到渠成、莫过于此!

这就是赤旗下的大明攻略。

只有发动当地占七八成的大多数人,才能真正的实现赤旗领导下的改天换日,扭转乾坤!

否则就是沙滩城堡、空中楼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