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其他穿越者看到这简陋的仪式,估计会笑喷了,都都是啥呀。
唉,没办法,条件有限,就这么凑合着来吧。
……
说的再通俗点,就是两个事实上的军阀,这次是在河蟹友好的气氛下,像两个黑社会帮派一样,把能打的小弟们都拉出来,露露肌肉。
平时不敢拿出来的什么五连发、大黑星都掏出来亮亮相。
让对方不要误判己方的实力,和气生财不香嘛?
(按照港片里的说法,这叫“晒马”)
郑家兄弟这次为了撑场面,把二十艘专门用于作战的主力战舰,都开来了。
这种船是被红毛称为“戎克船”的大型鸟船,是郑一官仿制西式战舰,又结合中式帆的混合型战船。
虽然称为“鸟船”,但整艘船看上去并不像一只鸟,反而更像一条巨大的怪鱼。
船首的前方形似怪鱼的巨口,牙齿长在舌头边,眼睛硕大。桅杆和帆则形似怪鱼的鳍。
而高大且向后突出的船尾楼,则犹如怪鱼的尾巴。整艘船色彩艳丽,装饰豪华,船头两边牙齿状的钢刀,威风凛凛。
头小肚澎,身长体直,尾有两边,催橹两支,有风扬帆,无风摇橹,转折轻便,篷长橹捷,如鸟之飞也。
鸟船的船身虽然庞大,但速度可比福船广船快了很多。
船长在30米左右,双层甲板,也是舷炮,一面九门佛郎机炮,计划在首层甲板上,安放的主力炮是18磅的英式红夷大炮两门。
因为船身设计的原因,不能同时开火,仿照英式的带轮炮架,一门打放过后,再推上另一门开火。
郑家这次才买到8门红夷炮,所以加上原有的重炮,每船只能先放置一门,凑不齐的船就没开来,省的被人看出窘迫来。
其余的船都是武装商船,以福船和广船为主,这种船红武海军非常熟悉。
起家的二号福船、和二号广船能不熟吗?这也是海商们最常用的海船。
二十艘大鸟船船上飘扬着巨大的纛旗,最显眼的就是大明天朝的日月旗。
这可是明穆宗(隆庆帝)在隆庆元年(1567年)宣布解除海禁后,大明朝廷为自己的船队设计的一面统一悬挂的旗帜。
蓝底代表蓝天,日月环抱代表大明的国号“明”,外面的一圈放射状的红光代表大明朝尚火德。
12道光芒代表1年12个月,1天12个时辰,其中4道比较长的光代表四方,象征着大明皇帝的光辉普照四方。
汪鹏举着望远镜在码头上看的津津有味,暗自推测,当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估计就是仿制大明的国旗吧。
当然郑字大旗那是每船一面,迎风招展,这意思就很显摆。
瞅瞅!快瞅瞅!
我们是朝廷官军!
有编制的!
不是临时工!
……
有诗为证:
澎湖湾前双雄会,
四海云起响风雷。
镰刀铁锤峥嵘露,
无敌之师显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