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已经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大瘟疫,成为了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特么才是大明坚持不住的真相!
同时这也是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多书上都在强调这样那样的谋略,和战术战法,其实都是狗屁。
相对于陈圆圆有没有被流贼给上过,这些龌龊的事,百万人的死伤原因无人在意。
大疫之下,什么都是浮云,你就全部拿着ak、rpg都没用,这是急性的鼠疫,上午还好好的人,吃完中饭就吐血而亡。
你跟我说,拿着现代武器就能打天下,闹呢?
所以汪鹏没有急着入关,没有急着在大明攻城掠地,没用的,人死光了,要这些城池和地皮有什么用?
时间紧、任务重,早在黑风寨时,汪鹏和士安大叔就制定过“青耕计划”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北一百里曰堇理之山。
其上多松,多美梓,其阳多丹雘,多金,其兽多豹、虎。
有鸟焉,其状如鹊,青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青耕,可以御疫,其鸣自叫。
翻译过来就是:堇理山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喜鹊,却是青色的身子白色的嘴巴,白色的眼睛白色的尾巴,名称是“青耕”人它可以辟瘟疫。
随着地盘的扩大,更多的人手和资源投入进去,这个计划也越来越庞大。
从今年开始,无数的特勤在大明各地寻访医师,任何一个行业,功成名就的都是哪两成的精英。
剩下来八成的都是普通的人,大部分医生,都是家传的医术,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也是很多科考无望的读书人很无奈的选择。
这部分人,就是汪鹏的目标群体。
这一次大手笔的投入人力、资金、物资,在大明各地建立医馆,再以医馆为基地,吸纳不得志的医生群体。
除了在金钱和待遇上吸引他们,更多的是大量的医学书籍,和新颖的医疗器械。
只要进入这个团队,这些医生就会深深被吸引住,从中再挑选出真正具有医者仁心的人,统一培训,掌握防疫治疫的本领。
还有三年的准备时间,汪鹏希望手里的医护人员越多越好,多一个人才,就意味着成百上千条性命。
为此,他不惜成本。
有人会说,你怎么不去通知大明朝廷做准备?
呵呵!对顽固的封建势力来说,一天没有死到临头,他们都不会相信。
建奴入关算不算大事?够不够震动国本?
《明熹宗实录》,有毛文龙关于此事的十四次上疏提醒。
如果说天启帝还算清醒,到了崇祯元年,毛文龙反复在塘报奏疏中提醒的次数更是高达惊人的六次。
到了崇祯二年也就是历史上,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的那一年,又提醒了两次。
崇祯帝信了吗?满堂朝臣信了吗?
所以如果现在辽国公府派人去告诉皇帝,三年后山西开始大疫,肆虐十年、要死几千万人啊……
你猜崇祯帝会怎么想?
满堂朝臣会怎么想?
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