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丁盛点燃了当做燃料的酒精,看着正在加热的迷你机车,也是松了一口气。
为了学会操作这个模型,他可是去过柳维康的蒸汽机车工坊,亲眼见过维康一号带动铁轮,在轨道上缓缓前进。
而这个模型,就是柳维康的蒸汽机项目组,自己做的各种验证模型中,效果最好的一个。
他可是亲手操作过五次,被柳部长确认无误后才过关,别看这一堆铜铁不值钱,但是他代表着赤旗的未来。
每一次提到这一点,丁盛都会看到柳部长,两眼骤然发出光芒,
“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多铆蒸刚!”
这些不明觉厉!一听就很高大上的词语,让丁少校也是跟着激动不已,虽然他并不是太清楚,为什么激动。
但是革命他知道!就是改天换日,翻天覆地的意思!
嚇!那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向往的事业!
“动了!动了!”
撅着屁股,趴在地砖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长庚先生,猛地蹦了起来,兴奋至极的喊了一声。
“哐哧哐哧!”
蒸汽机车模型在铁轨上由慢至快的动了起来,顺着铺设好的轨道,开始自己向前运动了起来。
为什么重复它会自己动呢?因为这个时代的水力机械也好,蓄力机械也罢,都有很大的限制。
动力的来源总是可以理解,而这个“蒸汽机车”完全颠覆了普通人的认知。
这也就是长庚先生懂得机械的原理,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才会理解眼前的一切。
如果换了个迂腐之人,怕是要么被吓得惊慌失色,怀疑里面有什么灵异的鬼怪。
要么用不屑一顾来掩饰自己的无知,斥之为奇淫技巧。
长庚先生不会,他是什么人?他是大明最顶尖的科学家之一。
就这一会儿功夫,他已经开始推测,这眼睛看不到的机车内部构造了。
越是想像,越是心痒难耐,恨不得立马拆开来,观察验证一下。
到底是小型模型,刚转了一圈就停下了。
长庚先生止住了丁盛准备补充燃料的动作,问了两个问题:
“真家伙烧的是什么?”
“煤!”
“现在能动了吗?”
“能,就是速度不快,本身又太重,拉不了货。”
“走,东西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就出发。”
“啊?”
“啊什么?你们不就是要我去吗?”
“是啊!”
“那还不走?”
“不是!长庚先生您不问一下去哪儿?相关待遇吗?”
“这句话是你自己加的吧?”
“啊!长庚先生你怎么知道的?”
“原话是什么?”
“鹏大帅和柳部长都说,只要把这个给长庚先生看就行了,其他的听长庚先生安排,一切照办。”
“辽东的鹏大帅?汪鹏?”
“是啊!”
“哈哈哈哈!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嘿嘿!长庚先生,我没听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