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死的炮兵知道是炸膛,外围的鸟铳手不知道啊。
只听一声巨响,队伍中间烟雾弥漫,惨嚎震天,谁知道出了什么事?
更搞笑的是山西镇参将李春芳,第一个打马就跑,家丁立马护着主将逃之夭夭。
瞬间五千人的军阵调头狂奔,火铳火炮扔的满地。流寇大军阵战不行,这痛打落水狗可就太熟悉了。
总兵王国梁一看不妙,立马也驱马狂奔而逃。
最后山西镇的五千兵马,逃出来的不到两千,折了六成,兵器甲胄更是损失惨重。
而这边的胜利者乘势夺了河曲城,早就潜入城中的奸细,一直就等着攻城的信号。
河曲城早就是王嘉胤的囊中之物,城外大战后,抱头鼠窜的官军,惊的河曲城守军两股战战,这五千铳炮齐全的大军都败了。
河曲城这点人手哪里够人家塞牙缝的,趁着一片混乱,很多民勇民壮,都悄悄扔了兵器,跑回家。
反正家徒四壁,守城也就混口饭吃,真打起来,用自己的小命去保护那些挺胸凸肚的老爷?做梦!
河曲城一鼓而下,有王嘉胤这个老大在,进城的义军也没过分,自然是大户倒霉,官宦破家。
八大王占了个大宅院,那是把这家的闺女、姨太太、漂亮小丫鬟,全给扔到一张床上,爽了个舒坦,一扫在清涧被击败的郁闷。
横天一字王开仓放粮,竖旗招兵,一时间又是声威大震,队伍迅速扩张。
……
河曲的丢失,惊动了朝廷,此地位置十分关键,流寇在河对岸有了稳固的据点。
如果继续祸乱山西,不但随时都能掐断陕北与山西的联系。
而且还将延绥与宣大分割为不相邻的二处。
所以,崇祯皇帝也是非常生气,下旨严查兵败的原因和责任人。
大明的任何事情只要上了朝堂,立马就热闹了。
山西的各级官员,和他们在京城的支持者,想的不是如何迅速收复河曲县城,而是忙着互相指责,忙着甩锅。
宣大总督魏云中、山西巡抚宋统殷,大同巡抚张宗衡,以及打了败仗的山西总兵官王国梁,都是各有说法。
他们首先甩锅的对象,当然是陕西,这不明摆着嘛!
不管是先入晋的老回回马守应,还是新贼首王嘉胤,还有什么闯王高迎祥、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等等。
这可都是陕西的事!山西那是受了无妄之灾!圣上啊!额么冤啊!
这陕西上至封疆大员、下至普通兵卒,吃着朝廷辛辛苦苦筹集的粮饷,都是废物!
自己不能择期进剿,反而把祸水引到了山西!不当人子啊!
三边总督杨鹤、陕西巡抚刘广生、延绥巡抚洪承畴等人,肯定不去背这口黑锅。
这腿是长在流寇身上,他们想去哪管我们何事?
怎么个意思?想开撕吗?
流寇逃窜山西,
那说明证明我们剿寇得力!
……
(只听得惊堂木一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